第484章 歷史K線圖 (第2/3頁)
胡老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紫道:“市場經濟這麼多年了,一個普通的飯店還要壟斷還要權力支撐,確實感覺挺悲哀。”
張萬牛無奈的嘆道:“真正的自由市場形成壟斷一般依靠資金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可在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任何超越一般利潤的市場大多與權力勾連,否則就是非法的被打壓的,存活不了多久的;這也是爲什麼我最欣賞大周朝的緣故;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統王朝,可此後的2000多年,中國基本都在原地踏步,沒有什麼進步?原因何在?因爲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本身是沒有什麼活力的,不管是經濟思想還是文化,只能量變沒法質變;但凡有一點進步也是被逼不得已的,或者因爲外敵的壓迫,或者因爲內部平衡的需要。”
阿紫道:“這我就不贊同了,你要知道五千年的人類文明史,我們可是領先了絕大多數時間。”
張萬牛道:“現在人評價一個王朝最喜歡說的就是人口和疆域;大周八百年人口高速增長,疆域實際控制面積空前擴大,僅僅幾百年時間,人口大增幾百倍,疆域從幾十萬平方公里擴大到幾百萬平方公里;這可是實打實的成就,可秦之後幾千年呢?其實都在喫老本,甚至幾次都面臨亡國滅種的絕境,如果不是靠着老祖宗留下的豐厚家底,現在可能就不是東方大洲的主人了。”
阿紫道:“人口和疆域都大漲幾十倍?之後都是喫老本?是有幾次已經亡國了,可不都搶回來了麼?”
張萬牛道:“之所以能重奪漢家江山,依靠的還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足夠的戰略空間,說到底人類的競爭就是數字遊戲,數字遊戲玩的什麼,無非就是基數和效率,簡單來講就是力量和速度,力量簡單的來講就是人口數量和佔有的資源,速度或者說效率就是對人口和資源的組合利用,所以說老祖宗最大的貢獻就是爲我們留下了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和土地資源已經用以融合人口和資源的中華文明,如果沒有龐大的人口做基礎,光有土地是沒有意義的,你看某大國看似土地廣袤,可沒有人口是守不住的,而怎麼最大程度的發展人口呢?靠的就是宗族主義。”
阿紫道:“秦始皇將一盤散沙的華夏整合融合成一個高度集權的統一大國,你說他的貢獻大不大?可在你眼裏怎麼多有貶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