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驤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鄉村居民見面時的第一句問候語往往是:“您喫了嗎?”,而不是類似“今天天氣不錯”之類的問候,在我的家鄉,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究其原因,喫飯是擺在老百姓生命中的頭等大事,在歷史上很長時間,鄉民都處於飢餓狀態,如果趕上天災人禍,餓死人更是常事,所以鄉民把“喫沒喫飯”作爲一句問候語,如果你沒喫飯,我會把的饅頭拿出來,送給你,不至於讓你餓肚子。一句簡單的問候,體現出鄉民的樸實和真誠。
熱鬧散過,路廉潔愁眉苦臉起來了,家裏伙食主要依靠給地主打打零工,畢竟後村的那塊薄地產量有限,現在又多了一張嗷嗷待哺的嘴,妻子黃氏的身子還需要補養,雖有熱心族人和鄰居的幫助,倒可堅持住月餘,可往後持久日常纔是關鍵啊。
經和父親商議,路廉潔打算跟着三叔學習打鐵。自古以來,木匠和鐵匠是村裏最受尊敬的職業,哪家有個什麼事情,都需要三請五邀的。何況路廉潔的三叔打鐵小有名氣,就在前不久,被縣太爺請去了,說是集全縣之力打造一批大刀,共築縣鄉安全。回來時,三叔提回了兩斤豬肉,還邀請路廉潔去喫飯,在一個餓殍遍野的年代,這件事給路廉潔造成很大觸動,只要能夠學成一門手藝,什麼時候都不會餓肚子,靠手藝喫飯也成爲後來廉潔教導水竹的重要內容。
三叔看着路廉潔消瘦的肩膀,擔心他受不苦,首先說道:“要想做一個好鐵匠,要有不怕喫苦的準備,還要有堅守如一的意志。”
路廉潔點點頭,露出堅定的目光。三叔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我做了一輩子鐵匠,幾十年來,我眼中只有鐵,天亮了想着是打鐵,睡夢中還是想着打鐵,打鐵已經融入我的骨子裏,流進了血液裏,背地裏人稱呼我爲‘鐵王’,愧不敢當,不過我也沒把此當回事,打鐵要心無雜念,一旦你心中有其他慾念,鐵是會知道的,會少了靈氣,就不是上好的鐵器。”
“三叔我記住了,我要學習三叔始終如一的決心,和擺脫雜念的恆心。”
三叔講解道:“打鐵不僅是一個力氣活,更是一個技巧活。不僅要有強壯的身體,能夠掄起大錘,更要掌握鐵具高溫加熱的程度,鍛打的硬度和淬火的節奏。這些內容,以後我會慢慢教你。”
路廉潔把三叔的話牢牢記在心間,常常揣摩,時時思考。幹起活來,也捨得出力氣,除了每天巡視他的一籠地,還提前來到三叔家,做好劈柴、挑水等準備工作。在鐵具製造過程中,淬火對水質的要求很大,路廉潔往往走上一二里路,選取隔壁村的一個泉水,據傳此泉水礦物質含量極佳、水質硬度合適,有利於鍛造上好的鐵具。
對鍛造鐵具精益求精的要求,三叔的打造的工具得到更多人認可,在農忙時節來臨時,十里八村幾乎全都是找三叔訂購鐮刀、鐵鍬等農具,每天都可以聽到鐵匠鋪中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幾年過去,路廉潔鍛造技術越來越好,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專職打鐵匠了。後來,路修身回憶起說:“那時多虧了父親打得一手好鐵,我在童年時纔沒餓肚子,也有了讀書識字機會。”
童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水竹在東州東南邊的小村莊度過了童年,這裏的每一片土地都成爲水竹和小夥伴探索的對象,既有村前的樹林,又有村後的沙潁河,還有村中的大楊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