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準不要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天氣漸涼,北方已飄起了雪花。四個宋軍萬人隊追擊蒙古人,有一個萬人隊還沒完成任務。那一定是鐵木真親自率領的蒙古騎兵。十萬大宋騎兵由南向北推進,壓縮蒙古騎兵的空間,力求徹底結束戰爭。鐵木真的萬人隊戰死被俘,如今只剩下了一千多人。他最開始率領二十五萬蒙古騎兵圍攻斡難河王庭,二十五萬人到一千人,僅僅幾個月而已。就像做了場噩夢。鐵木真會用兵,手下將士忠心不二。但面對十萬騎兵的圍堵,一千多人早晚躲不過去。冬季之前,他們還能勉強維持。冬季降臨,飢寒之下,任誰也活不了幾天。宋軍放出話來,蒙古人都被集中看押在斡難河王庭和察干烏拉,鐵木真立刻出來投降。走到絕境,鐵木真本是抱了必死之心。他是成吉思汗,草原上的英雄,死有什麼可怕?死亡還能保有尊嚴,投降必定受辱。但宋軍以所有蒙古人的性命威脅他,他別無選擇。
草原北方迎來了第二場雪,雪下的格外大。鐵木真帶着次子察合臺,一千多衣衫襤褸的將士,牽着馬顫顫巍巍的冒雪走來。他做好了心理準備,若是宋軍能放過蒙古人,他受些屈辱算什麼?要說首惡,他便是首惡。趙盞顧忌的人是自己,自己甘願投降,只求別傷及無辜。他見到了辛棄疾。辛棄疾騎着他當年送給趙盞的那匹千里戰馬。鐵木真不禁苦笑。兩國聯姻,該當是關係最緊密的時期。爲什麼偏偏就走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蒙古發兵攻打宋朝東北路的時候?是蒙古劫掠烏蘭察布,屠殺宋朝商人的時候?還是宋蒙簽署貿易協議的時候?或者是,兩國聯姻的時候。兜兜轉轉,也說不清楚了。可樁樁件件,不都是蒙古有錯在先嗎?貿易協定是蒙古人先主動提出來,宋朝才與蒙古協商。蒙古見貿易喫虧,劫掠烏蘭察布,斷了貿易。兩國聯姻,是察合臺先將趙晴的肚子搞大了,宋朝被迫聯姻,這必定是蒙古的不對。他又看了眼那匹千里戰馬。大概還有這方面的原因吧。他不該以趙晴的嫁妝爲藉口,逼迫宋朝白給了蒙古幾百萬石糧米。他不這麼做,還能怎麼辦?不要這幾百萬石糧米,很多蒙古人就熬不過那個冬天。可要了這幾百萬石糧米,與宋朝全面開戰,釀成今日慘局。這個冬天,對蒙古人來說,也不那麼容易熬過去。
鐵木真站着不跪。他不跪,察合臺和將士也都不跪。辛棄疾不強迫,下令撤兵。鐵木真一行被帶回斡難河王庭。蒙古人見到可汗被捉,不禁悲從中來,失聲痛哭。他們早就喪失了扭轉戰局的能力。可汗沒被捉住,他們就還有一絲希望。終於,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鐵木真咬牙安撫蒙古人。說宋軍不會爲難平民,不殺俘虜,千萬別做傻事。鐵木真很清醒。整個蒙古草原沒有了抵抗力量,宋軍騎步三十多萬人駐紮。一旦蒙古平民鬧事,就會被宋軍當做戰場上的士兵,毫不留情的斬殺。抵抗都是徒勞,除了送死,不會改變什麼。最重要的是,發生任何變故,都會影響了趙盞的決策。說不定趙盞根本無意屠戮蒙古人,聽聞蒙古人對抗宋軍,不服從管教,就想要殺了。要是發生那樣的事,真是自尋死路,追悔莫及。
斡難河王庭中居住很多花剌子模女子,他們對蒙古人恨之入骨,尤其痛恨蒙古可汗。見了鐵木真,紛紛撿來馬糞,一邊咒罵,一邊擲向鐵木真。察合臺護在鐵木真身前,卻架不住馬糞多,無論如何躲不過去。向人扔牛糞馬糞,這是不敬,是侮辱。縱然蒙古戰敗,鐵木真仍是蒙古可汗。侮辱可汗,就是侮辱蒙古人。有宋軍撐腰,平素王庭裏的蒙古人不敢招惹花剌子模女子。現在花剌子模女子向着可汗扔馬糞,再壓不住怒火,兩方廝打了起來。鐵木真大叫不好,奈何人少,阻攔不住。蒙古適齡男子都接受徵募,或者被俘,或者戰死。王庭中蒙古女人佔大多數。蒙古女子打起架來,不遜於男人。花剌子模女子如何是她們的對手?單打獨鬥尚且不如,何況人數不佔優。花剌子模女子斷沒料到她們敢動手,沒打多一會兒,就喫了大虧。很多花剌子模女子邊打邊退,大喊宋軍幫忙,甚至有喊蒙古人造反了!
王庭沒下雪。幾萬人廝打,塵土飛揚,都冒煙了。宋軍騎兵一支萬人隊趕到,命令停手。花剌子模女子打不過,收手不打。這麼多天,蒙古女子屈服順從。見可汗被捉了,還遭受侮辱,怒火爆發,如決堤洪水。打紅了眼,仍是追着花剌子模女子揍。宋軍騎兵槍口指天,開了一槍。一萬支火槍齊射,震得衆人耳朵裏吱吱吱的響,都停了手。鐵木真急忙與騎兵將領解釋。將領在馬上行禮,鐵木真回頭,見三人並排走來,都着宋軍元帥鎧甲。左側一人是辛棄疾。中間年紀大些的一定是叢陽,年紀小些的,一定是趙默了。鐵木真怕這件事鬧大了,難以善了。王庭中的槍聲,必定會引起主帥的注意。
鐵木真對站在中間的叢陽道:“女子之間的吵鬧,不算是大事。”叢陽問:“你就是鐵木真?”鐵木真答道:“是我。”叢陽點點頭。他看着衆多參與打架的女人。蒙古女子多有叉腰站着,花剌子模女子多有坐在地上哭泣。顯然,蒙古女子完全打贏了。叢陽對辛棄疾道:“剛剛我好像聽有人喊,蒙古人造反了。辛帥聽到了嗎?”鐵木真大爲慌亂。這不是小事,造反是天大的事。真要被安上這個罪名,蒙古人哪有活路?鐵木真忙道:“都是些女子打架,與造反不是一回事。”叢陽不理會鐵木真,辛棄疾道:“剛剛忙着交接軍務,沒太注意。”鐵木真鬆了口氣。叢陽看看趙默,趙默微笑着搖頭。叢陽道:“那是我聽錯了。”有花剌子模女子喊:“元帥,您沒聽錯,她們就是要造反。”蒙古女子也慌了,都嚇得臉色蒼白。在任何國家,造反都是死罪,還要牽扯到家人。哪怕她們的確沒有造反,生死不也是宋軍的一句話?
叢陽不過是嚇唬她們。手無寸鐵的蒙古女子造反,說出去沒人會信。朝廷明確不準殺害俘虜和平民,他無論如何不敢亂殺。辛棄疾和趙默都看得出叢陽的意思,順水推舟,表示沒聽到。畢竟有人喊造反,主帥不能不問。聽錯了就是聽錯了。哪有人造反?三名元帥都在場,沒人動手打架,花剌子模女子喊造反也是白喊。叢陽問辛棄疾:“辛帥認爲該怎麼處理?”辛棄疾道:“王庭主帥是叢帥,我怎好插手?按照您的意思辦就是了。”叢陽道:“我見這些蒙古女子打架很厲害,不如給她們每人一件兵刃,去外面尋塊空地,與大宋將士真刀真槍的打一場。”鐵木真大驚。莫說蒙古女子不上戰場,沒有戰鬥技能,哪怕上過戰場,怎麼是宋軍的對手?叢陽這麼說,就是要她們的性命。蒙古女子嚇壞了,跪下求饒。有三個年輕蒙古女子站着不跪,十分顯眼。她們頭髮散亂,沒有受傷,那場架一邊倒,佔盡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