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準不要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麼一耽擱,年前的事多,直到初六,察合臺才得召見。他獨自一人等在內閣門口,半個時辰後,跟着洪昶進到內廳。他見了趙盞,跪下行禮,道:“叩見皇上。”趙盞讓他起來,坐在桌對面。趙盞一邊批閱摺子,一邊道:“將欽察部落的土地給你們。”察合臺愣了下。道:“按照皇上的意思辦。”趙盞道:“欽察部落的土地容得下一百萬蒙古人。大宋騎兵消滅掉了欽察騎兵四萬人,他們往西躲避,沒有反抗蒙古人的能力。以欽察部落的邊界爲準,其他邊界重新劃分。”趙盞是要蒙古人西遷,離大宋儘量遠些。將蒙古大草原收進大宋版圖,以保證北方太平。當然,趙盞不這麼做,蒙古人也絕無招惹大宋的勇氣。他這麼做了,也是想留給蒙古人一片廣闊的天地。
察合臺與趙盞見面的時間很短暫。商談就是通知,察合臺什麼都答應,當場簽署協定。協議規定,蒙古人西遷到欽察部落,蒙古大草原歸大宋,蒙古臣服於大宋。大宋承諾釋放俘虜,兩國停戰。作爲宗主國,大宋冊封察合臺爲蒙古可汗。仍然不提鐵木真。不提就是不追究了。讓鐵木真的次子做可汗,與他做可汗,沒太大差別。協議簽署後,釋放南京城中的蒙古王室貴族,釋放此前幾戰被俘的蒙古將士。斡難河王庭和烏蘭察布的宋軍暫不撤離,等到春季雪融再釋放蒙古人。蒙古人大喜過望,頗感絕處逢生。他們感激察合臺和趙晴,對察合臺成爲新可汗十分擁戴。不是趙盞看重察合臺,他看重的是趙璋。這合了鐵木真的意。鐵木真一直將趙璋做爲繼承人培養,察合臺成爲可汗,傳位給趙璋理所應當。朮赤不與察合臺爭,窩闊臺和拖雷更加不會爭。這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元夕。南京城上空煙花漫天。趙晴與察合臺帶着趙璋參加皇家宴會。宴會中,趙盞說要送給趙璋一件禮物。趙璋單獨跟隨趙盞到偏殿。牆上掛着一副地圖。趙璋墊腳看,趙盞托起他。趙璋問:“叔爺,哪裏是大宋?”趙盞給他指了指中間的那片土地。趙璋指着北方。“大宋的北邊就是蒙古。”趙盞道:“你們要搬去西邊了。”趙璋問:“西邊哪裏?”趙盞比了比。“這世界很大,你想要,整個西邊都可能是你的。”趙璋望着那片土地。“都可能是我的?”趙盞道:“不錯。這幅地圖是我送給你的禮物,那片土地要你自己去奪取。你要時時刻刻放在心上。蒙古敗給大宋,不是蒙古太弱,是大宋太強。一路往西,各路小軍閥,各懷心思,不足爲懼。蒙古恢復些年,等你長大了,大有可爲。大宋不看重血統,但你身體裏流着一半漢人的血。告誡你的後人,千萬別自以爲是。招惹漢人國家,是背叛祖宗,也是自尋死路。”趙璋道:“叔爺,我記住了。”
春天,宋軍將牛羊還給蒙古,撤離大草原。花剌子模女子跟隨大軍入宋。朝廷下政令,重新清點戶籍,爲無戶籍的平民落籍。花剌子模女子獲得大宋百姓身份,有幾萬人如願嫁給了大宋將士。蒙古以附屬國身份進貢一萬隻羊和五千頭牛。大宋賞賜給蒙古三百萬石糧米,一百萬兩白銀。作爲宗主國,顯示國力強大,都要重賞附屬國。這些糧米白銀足夠蒙古人恢復生活,重新振作了。大宋釋放近二十萬蒙古將士,歸還精神旗幟。很多名將還在,欽察毫無抵抗之力。蒙古如願佔據了欽察部落,欽察與蒙古合併。察合臺作爲蒙古可汗,不再對外征戰,使蒙古人休養生息。等到趙璋長大了,拔都、旭烈兀、忽必烈等英才都長大了。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向所指,多遠都能達到。世界很廣闊,他們的路還很長。
趙盞還年輕,他的故事也還很長,還在繼續。他施行德政,百姓富足。他重視科技文化,促進生產。他平定四方,建立了偉大的帝國。他不修陵寢,他認爲生有賢愚、貧賤之異,而死皆歸爲腐骨,堯舜與桀紂沒有不同。修陵寢動遷商賈,勞民傷財,只爲埋葬一具死屍,有何益處?
當前面沒有阻礙的時候,當志得意滿的時候,是人最容易失去理想信念,最容易改變,最容易變成最討厭那類人的時候。人都會改變,趙盞也一定會改變。但願他能銘記初衷,堅持夢想,讓每一天都過的有意義。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