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讓緋歌寫一篇論文,標題一定是《那些年爲我還俗的和尚》,也或是《那些年被她嚇到厭世的寶道長》……
一排排的黑線在腦子裏滑過,緋歌不惜力氣的將自己囧得不要不要後,這才轉頭繼續問其他人的情況。
“早年林姑父挑花了眼,後來林姐姐自己也挑花眼了。最後挑來挑去,竟然總說什麼感覺不對。後來一年大似一年,竟越發挑不中了。如今連瑜哥兒都成親好幾年了,林姐姐還單着呢。林姑父前幾年沒了,守完孝,林姐姐就帶着早年林姑父給林姐姐準備的嫁妝從林府搬了出來。如今就住在京郊的溫柔莊子裏……”
大姑子多,婆婆多。小姑子多,是非多。黛玉一個沒出嫁的長姐,又是個管家多年在家裏極有聲望的大姑姐,這樣的存在對弟媳婦絕對不是一個美好體驗。
黛玉的親事成了老大難問題後,林如海愁的不行。可再愁他也不會勉強黛玉答應她相不中的親事。林瑜成親時,林如海又擔心姑姐弟妹處不好,再讓他孤單一人的閨女受了委屈,便提前分了家產。將屬於黛玉的那份嫁妝全部交到黛玉手裏,並且和府中的帳目徹底分開。
林如海也算是長壽了。
他自己求生慾望極爲濃厚,然後對自己的保養又更加用心。將每一年都當成最後一年過的結果就是早早做好了死亡準備,整個人從容豁達極了。
人豁達了,心中就不會存太多的憂鬱,心胸開闊之下,又是另一番長壽之相。
再因爲林如海對黛玉的放心不下,也叫他更想多活幾年。然而他能活到林瑜成年科舉入仕,能活着聽到自己的孫子叫祖父,於他原定的命運來說,已經是一種奢侈了。
林如海走的時候,唯放心不下黛玉。不過他又想到黛玉六歲喪母,七歲便帶着幼弟寄人離下,這麼多年的歷練早就可以獨擋一面了,從這一點上,他其實也能放心。只是黛玉到底是一個人,總恐她晚年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