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路之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州市,位於西江省西南角,與南州市一山之隔。這一隔,隔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一邊是四面環山,地勢險惡的純農地級市,而另一邊依託地理優勢成爲西江省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城市。
說西州市是純農地級市,實在有些勉強。該市地處黃土高原,四面環山,溝壑縱深,幾乎無一處平地,村莊幾乎都沿山腰而建,唯獨市區所在地佔有一塊狹長的河谷而建,僅此而已。
西州市幾乎沒有支柱產業。很奇怪的是,西州和北州同屬一山脈,可山的那一頭有煤礦資源,而山的這一頭卻什麼都沒有,只有寫滿歲月滄桑的“厚土”,全市僅有一兩家煤礦企業,全市產量加起來不及北州市的馬平縣。
由於地理優勢,這裏曾經是三線工廠的沃土,大多數企業以軍工爲主,廠子多以數字代碼代替,從不對外公佈,人們也不知道這些廠子是幹嘛的,後來才知道這裏主要是生產槍支彈藥,核心機密武器、飛機導彈零件等,爲建設初期的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改革開放後,曾經格外神祕而繁忙的廠子逐漸撤離,西州市幾乎成了空城。這一點,與北州市有點相似。
沒有資源,沒有工廠,財政收入緊靠微薄的農業稅收和上級撥款,常年入不敷出。這就好比過日子一樣,家裏窮,走到哪都抬不起頭,以至於外人一提到西州市,毫無疑問扣上貧窮的帽子,老早就躲得遠遠的。甚至省裏都好像遺忘了一樣,鮮有領導到此調研走訪,被外人冠上“後孃養的孩子”。
窮山惡水出刁民,此話一點都不假。西州市的社會治安格外的亂,常年對外輸出“小偷”“盜竊”等“社會工作者”,以至於人們對該地的印象更加不好。此外,當地黑惡勢力居多,幫派林立,常聞此地幫會擦槍走火,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成爲西江省最難管理、最難治理的“三不管”地帶。
面對如此這樣一個地區,省委領導頗爲頭疼。曾經下派了一個工作組督導治理,可每一次努力都以失敗告終。省裏都治理不了,更不說其他人了。十個領導就有九個領導不願意去該地履職,哪怕不升官也絕對不去。就算是去了,心思根本不在發展上,而是成天跑關係趕緊調走。因爲在西州市當領導成了一個高危職業,這裏曾經被人強殺過一個市委書記,還有一名市長至今失蹤。
外地人不願去,省裏採取“港人治港”的辦法提拔本地領導幹部治理,沒想到本地幹部與當地黑勢力勾結在一起,充當保護傘,幹着一些不可告人的勾當。據說,當地的一夥黑勢力在偏遠地區種植罌粟,以販賣毒品爲生。如此強悍的民風,誰到此當領導誰倒黴。然而,這份“美差”偏偏落到郭金柱身上。
聽聞,郭金柱上任後的第一把火是端掉了一個賣淫團伙。然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甚至差點丟了性命,在此地工作用“水火不容”形容一點都不爲過。
陸一偉開着車剛駛入西州邊界,立馬就感覺到此地的荒涼。一路彎彎曲曲的盤山路,兩側裸露的黃土沒有一絲生機,坑坑窪窪的路面一路顛簸,如同篩豆子一般,整個人都快散架了。張志遠還好,白玉新走到半路就下車狂吐,整個人虛脫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