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路之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陸一偉喫過飯,匆匆忙忙趕往縣委大院。
此刻,參與救援的各路人馬帶着一臉疲倦悉數走進常委會議室,猛烈地抽着煙提神,不一會兒功夫,屋子裏煙霧繚繞,如果站在門外,你可以看到絲絲薄煙往外飄,讓一些女同志有些受不了,捂着鼻子直咳嗽。
據一個不權威調查顯示,中國菸民主要集中在兩個大的羣體,一個是青少年,一個是政府官員。這個調查讓人極其驚訝,不過細細分析,卻有道理。
青少年通過一些影視劇,尤其是一些耍帥的警匪黑幫片,潛意識地認爲抽菸的人很酷。於是,點燃人生的第一支菸,有模有樣地學着抽了起來,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再者,他們抽菸不花自己的錢,從不心疼,自然養成了這個不良惡習。
再說官員。菸酒茶几乎成了每位官員的標配,你要是落下那樣,別人都看不起你。公務接待是培養這些不良嗜好的罪魁禍首。見了面二話不說先遞上一根菸,你要是不抽,反而更加野蠻地強行塞到嘴裏,致使你不得不以煙會友。下到基層,爲了與羣衆拉近距離,香菸似乎是比較好的渠道。一支香菸遞過去,羣衆誠然接受,接下來的工作就好開展了。當然,這只是一方面。
還有更爲隱諱的一面是,官員們抽菸似乎很少花自己的錢,這一點,與青少年極其相似。當然,青少年是親生父母的錢,官員們是花衣食父母的錢。平時辦個事,過年過節,菸酒茶成爲最受歡迎的絕佳禮品。你送現金,顯得俗氣又違法,更何況對方不見得收。送菸酒茶,不但能拉近關係,而且不違法,頂多違紀。然而,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檔次是越來越高,越貴越離譜,普普通通的香菸成了高檔奢侈品,讓送禮者望而卻步。
好比南陽縣,前兩年普通領導幹部還是抽着紅塔山,縣裏則抽相對好一點芙蓉王,偶爾抽點中華換換口味。可這兩年風向一變,普通領導幹部換成了芙蓉王,縣領導直接抽成了中華。不是花自己的錢不心疼,最終還是由衣食父母買賬。
一旦遇到下鄉,人們紛紛擠破腦袋爭先恐後鬧着要下去,先不說喫一頓飯,最主要的還能拿。臨走時,當地政府或企業或多或少表示一下,最普遍的還是香菸,好一點的單位帶點購物卡之類的,養成了這種習慣,如果那一次你不給,一下子就對你有了看法,有的甚至理直氣壯地索要,搞得烏煙瘴氣。
陸一偉抽菸也很少自己購買。在政府辦時,分管後勤的高大寬經常給他足量供應,只要看到抽屜裏沒煙了,立馬補足。到了組織部,辦公室主任許敬業同樣如此。所有的開支全部按招待費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