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進了辣山村,山形地勢開始變緩,路面質量卻還是很差。
在一座高坡上,四個人一路小跑着往下,一直衝到山樑凹底才立住腳。山樑凹進不算很深,前方就是來時途中休息的那座山坡。
正往上爬着,聞同一抬頭髮現坡頂上露出幾個腦袋,幾位村民在拉縴般用肩部死命地拽着繩子。不一會兒,視線中出現一截電線杆,斜斜地指向空中。
杜子坤說道:“是村民運電線杆子,這一片就剩楊百房了,不好搞,一根杆子上山就費很多勞力。”
四個人爬到坡頂時,山民正在努力朝上掙扎,腳下一步一滑,十分地喫力。杜子坤上前問道:“楊百房的?……小心、小心……”
電線杆杆身一頭粗一頭細,杆腳粗大,從腳往梢逐漸變細。村民就用粗麻繩拴住杆身,再把麻繩拴在木槓子上,每兩人配對,分站在杆兩側用肩扛起木槓子,一整根電線杆得用五對十人方能抬起。
要是碰到陡坡路,還得用粗麻繩拴着電線杆,由專人拽着。上坡時杆腳在前,前面幾個人朝上拽,杆身下面的人抬的抬、推的推。下坡時就調過頭,繩子朝後拽着,防止電線杆失控。
因爲越往杆腳杆身越粗,不用擔心拴住的麻繩會滑脫。一根電線杆抬到目的地,全程至少得用十六個人才行,途中不時地輪歇。
看他們那麼喫力,四個人趕緊上前幫忙。聞同、杜子坤站到拉繩村民的身後,幫着他們使勁地往上拽,孫家祥和蓋亮則站到抬杆的村民身邊,舉着雙手朝上託杆身,幫他們分擔沉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