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凌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向揚接過電話,說,“是衝鋒書記吧,我是向揚。”
“向揚書記,我是楊衝鋒,我和錢逸羣教授一起到海岸省了,走過項目建設地,想跟您碰一面,向揚書記安排什麼時候?”
“衝鋒書記,你們在什麼位子,我們說一個地方碰頭吧。”向揚也乾脆。
“好。”
向揚掛了電話,先已經預料到京城會很快到省裏來,但楊衝鋒和錢逸羣真到了省裏,心裏還是有很多感觸的。最初得知楊衝鋒加入京城危機工作小組後,向揚的感概就比較多,周家當年在海岸省選擇做這樣一個項目的根本用意在哪裏,他是知道的。周老爺子親自找他談,做他工作,談到了經濟建設的大勢和海岸省的特色與優勢,這個千億項目的前景確實誘人,一旦建成後確實是惠及子孫萬代的一種大格局的佈局。
這樣的項目一旦做出來,周玉波就是第三代裏無人可及的存在,周家也會在國內的世家裏更進一步,達到超然的存在,只有這樣的存在,才能夠確保周玉波今後步入到那種頂尖的機會。然而,四年下來,項目的運作到了如今,危機四起。而與此同時,楊衝鋒當初到江北省纔是一個市長,對平通市大作建設後,一步走到副省長的位子,隨後消沉匿跡三年,轉而在江北省鬧出更大的動靜,而他本人一躍而起,成爲江北省的省委副書記,職位上就超過了周玉波。與此同時,江北省的大建設在一年前提出種種概念,大家還沒有緩過來消化他的種種設想,但大建設的規模卻呈現在國人面前。經過怎麼樣的推動工作,難以得知,能夠將香港顧家這樣的存在引進江北省,還能跟臺海商家聯手,也引進江北省進行投建項目。從這些方面看,格局當真比周玉波要大。
這樣一個人,向揚自然會格外地關注一些,這個人讓人難以捉摸透徹。又不得不令人佩服。
之前一直在關注這個人,從很不起眼到跟周玉波可較勁,再到積累的資源超過周玉波。黃家對這個女婿用心良苦,而楊衝鋒自己的能力確實了不得,特別是他的執行力,能力之強算是罕見。向揚什麼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來,自然看人也很有一套,之前對周玉波看好,覺得他圓轉而隱忍,處理問題老道成熟,極準確地把握分寸。可如今看來,楊衝鋒在大局觀上看得更遠、更高。
心裏早想見一見這個人,向揚掛了電話,從自己辦公室出來,不急着就去見楊衝鋒。海岸省的省委和省府都在一幢大樓辦公,二十多層,又分爲南北兩樓。向揚帶着田卓平往省府那邊走,直接到周玉波的常務副省長辦公室。進辦公室裏,周玉波見向揚到來,有些突然,站起來,說,“書記,有事讓田祕書直接打電話我過去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