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故事和人性、慾望、道德有關,和原則、規則、命運相連。是查處見證了官場的血腥和殘酷,是查處使得仕途如畏途,機關無數,地雷遍佈,如飛蛾撲火,如鳩酒止渴。
所以王家棟才經常教導彭長宜們仕途需要自律,官場需要智慧。
其實細想想,這麼多年來,亢州還真沒有認認真真的查處過一個幹部,黨的這把伸向內部的刀子更多的是起到教育和威懾的作用,這固然跟樊文良愛護幹部有關,也跟他的執政理念有關。
試想,有哪個當家人願意把刀子指向內部,牽一髮動全身,誰都不願在自己的任期內處理幹部。
但是,這並不等於紀檢部門的人就可以閒着無事,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尋找獵物的本能。
王家棟就曾經跟崔慈說過:我是戴帽子的,你是摘帽子的,咱倆管着一個幹部的兩頭,儘管水火不容,但目標一致。
不過今天這個人的帽子可能崔慈摘着費勁了。因爲對縣處級幹部的查處權在錦安市委,何況,這個案子還有可能牽涉到廳級、省級的領導,你眼睛的光白髮,即便這個案子東窗事發,你一個小小的縣級紀檢會也只是協助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既立不了功,也得不了獎。
王家棟在心裏憤憤的想着,最後一個走出樊文良的辦公室,他把辦公室的門關好後,緊走幾步就到了小會議室門口,搶在樊文良前面推開了門,樊文良率先走了進去。
張夫人不認識樊文良,認識崔慈,她站起剛要跟崔慈打招呼,王家棟說道:“這是樊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