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己天天搞軍備競賽,還總是在軍餉一事上不好好計算,每年養那麼多士兵,光喫飯就能喫窮趙國。但趙國還偏偏就要養,養不了了,那就讓別的國家來養。
這話看着有問題,其實沒問題,士兵多了自然有利於防守,但多出來的兵更是不會白養。前些年匈奴來犯,李牧直接把他們打回去不說,還把他們帶來的東西也搶了,更是佔據了大部分原本屬於匈奴的領土。要不是北寒有薩滿大人在,估計,整個北方都要被他反侵略。
嚐到甜頭的趙國當然不會放棄肥肉,所以就開始像別的國家發動戰爭,雖然規模不大,但也很頻繁,漸漸地,趙國更是大了一倍有餘。
之所以是一倍不是兩倍或者三倍,那是因爲各國聯手喊了“停”。
而之所以趙國聽從他們的“停”,也在於另外一樣東西:錢。
清朝時候的割地賠款充分的被李牧運用到了戰國時期。雖然每次征戰規模不大,但各國的權威還是會隨着這種小敗而被消磨,所以,各國的諸侯其實都在暗地裏對趙國有所妥協。
齊國也在內,只不過,善於經商的他們會在趙國謀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兩國的通商,以貨易錢,賣不出的東西,賣出去了,就算是趙國的錢拿到手,其實也和關稅差不多。
當然,趙國也不傻,當然不這麼幹,可齊國更賊,他們底氣更足。
因爲他們這幾年的經濟侵擾比趙國的武力征討更迅猛。趙國還沒等打到齊國都城,齊國的貿易就能影響到趙國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