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方傷亡:1,池淮阻擊戰自1938年1月24日起至30日,在歷時7晝夜的池河之戰中,第31軍殲敵近2000名,其中在池河真殲敵三四百人;在三河集、馬家崗兩處殲敵二三百人;在明光方面殲敵約千餘人。
第31軍自池河撤退後,於2月上旬配合第48軍對劉府、考城、蚌埠之敵攻擊,“經劇烈戰鬥之後,斃敵千餘”。
2月2日至20日的淮河阻擊戰,于學忠率領的51軍與企圖渡河日軍第13師團殊死鏖戰,殲敵數千(一說3000,一說9000)。
日軍傷亡約6000——1萬人。
2,滕縣戰役孫震在戰鬥詳報中稱“是役斃傷敵軍官佐320餘員,擊斃士兵1500餘名,擊傷士兵5700餘名。”]以川軍武器裝備而言要取得如此戰果,是不可能的,且當時進攻滕縣之敵亦不過數千人,若孫震的數據屬實,無疑是全殲日軍。孫的殲敵數據顯系誇張。
第122師代師長王志遠在戰鬥詳報中稱所部“擊斃敵共約千餘名”,第124師370旅旅長呂康稱所部“斃敵約七八百人”,372旅旅長曾甦元稱所部“斃敵寇約六七百人”,三者相加,與張宣武所說的“這次戰役,共斃敵2000餘人”相近,但應爲斃傷而非擊斃日軍數據。
加上3月9日之前第45軍殲敵數,則日軍在整個滕縣戰役中傷亡不下2500人。
3,兩次臨沂戰役第一次,截止到3月19日,張自忠致電李宗仁稱,臨沂戰場“敵(日軍)傷亡達四千餘名”。而一些著述如韓信夫《鏖兵臺兒莊》則認可“此次臨沂作戰,殲敵3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