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凌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市裏獎勵的事也不是一天就能夠有結果。
楊秀峯在與田思政等人聚餐的第二天,就跟着嚴文聯王縣裏跑。九月初開學之後,嚴文聯每一學期都要在開學半個月之後,總要到縣裏轉一轉,表示對各縣入學情況的關注。偶爾也會到縣裏或學校發一點脾氣,教育系統的人對副市長巡察教育教學也就格外重視。楊秀峯之前曾是柳市五中的校長,對上級進學校巡察的事屢見得比較深。但他和嚴文聯沒有直接的關聯,嚴文聯上任之後,他已經進如市局,在市局裏的師訓科當然和抓教育的副市長之間就沒有什麼交集。
要怎麼樣督查學校的入學工作,楊秀峯卻是比較熟悉的,主要就是要抓控輟保生。對於這一工作,越是發達地區工作的難度就越小,但樓後地區的入學情況,就是大家都不可想象地糟糕。楊秀峯是從小鎮的農村出身的,對這一點知道得清楚。不少村裏,學齡兒童的入學狀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哪一個村能夠到百分之七十,就算很好了。
對山村說來,入學控輟問題還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小學畢業之後,升入七年級,這時就會流失一部分學生,進如七年級之後的第一學期,也是柳市比較大的一個時段。其主要原因就是升到七年級之後,每天所學的課程就多了,而不少的學生就得離開村子到鎮裏去寄宿,這些生活不便、學習困難、環境因素等等,都會造成一些學生的流失。
而在山村一帶及小鎮小城裏,造成學生柳市更主要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家裏貧窮,無力供養子女讀書。雖說讀書的費用國家承擔不少,還有寄宿費、生活費等補給,但實際中學生的費用還是不少,山村裏的收入不少村戶裏收入之少,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一年全家的收入,大多在三千元以下。另一個原因就是讀書無用論,在現實裏,很明顯的事實告訴人們讀書確實無用。如今普通大專、二本、三本畢業出來的大學生也就一個打工的命運,與初中畢業打工相比較,沒有明顯的優勢,對自身及家裏也都沒有明顯的回報,更有諸多事實表明,選擇高中三年再到大學裏混三四年,這七年培養一個大學生出來的代價,就是將一個本來沒有什麼底子的家給折騰得債務累累,七年至少要花費十萬啊。
鄉村裏有幾家能夠承受得起?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不上高中,直接去打工,這七年時間裏,家裏不必再費錢去往那個無底洞裏丟,打工還能夠養活自身外,多少有些餘存。另一方面,有這七年的經歷,也就將自己變成一個熟練工,今後所得到的回報也會比才畢業的大學生要好。
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實實在在的,也就造成更多的失學學生。無心讀書,或者說讀書對他們說來說沒有什麼出路的,要他們在沒有目標的情況下依舊努力,顯然是一個笑話。這一關羣體的學生,失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也就因爲這樣,控輟保生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是山區學校的一項艱難但又極爲蒼白的工作,每一年都重重複復地做,但每一年的學生流失依舊存在。
和嚴文聯到縣裏去沒有太多的繁瑣事,楊秀峯就是將縣裏所彙報的情況進行記錄,或將縣裏交來的材料收集起來,之後些一篇東西出來,可算是總結也可算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