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賣部 (第1/8頁)
三傻二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晚上五點半的例行短會上,貝嚴彙報了自己這幾天帶杜衡做社會調查得到的見聞。儘管這種調查還相當粗淺,卻能明顯地看出多日以來修養生息的成效:在無限量糧食的供應下,民衆逐漸擺脫了那種純粹掙扎於飢餓邊緣的生活,出現了諸如釀酒、縫補、雕刻之類的副業。在一片平靜如水的日常生活中,甚至隱約能看到對外貿易的影子。
爲了這種自己的觀點,貝嚴從樣品袋裏取出了一點微黃的粉末,向在座衆人展示。這是他在楊寡婦家裏用兩匹麻布換到的酒麴,經劉銘判斷是小麥發酵的麥曲,釀製黃酒別有一番風味。但江陵城附近並沒有小麥種植,只可能是外地的行商輸入。
“當然,具體什麼來路,那就是楊寡婦的商業機密,我不方便打聽了。”他呼一聲吹掉了酒麴粉:“關鍵是這塊酒麴背後的東西——古代人民的堅韌性顯然遠遠超出我們的估計,到目前爲止,整個經濟活動已經有了恢復的跡象。當然,如果不採取合理的手段予以干預,這種自然而然的恢復將會相當緩慢,也容易有意料不到的偏差……”
貝嚴收好了樣品袋,左右環顧着諸位現代人:
“因此,我向大會鄭重提議:必須要儘快結束這種野蠻生長的經濟模式,釐定出合理的秩序。作爲釐定經濟秩序的當務之急,第一步就得發行可靠的貨幣。”
室內安靜了一會,衆人似乎都被這個消息震了那麼一震。畢竟十幾天前大家都還是現代社會的守法公民,現在一開口就要自己造錢,還是……蠻刺激的。
當然,在短暫的不適之後,在座各位立刻意識到了這一建議的正確性——畢竟大家都至少接受過高等教育,完全明白貨幣對經濟的重大意義。於是,鑄幣議案被全票通過,話題立刻轉移到了貨幣的材質上。
這個問題倒不算複雜,排除了紙幣(王治:“離北宋交子都還有六百年呢!”)、銅幣(劉恆:“你們知道中國多缺銅嗎?還這麼霍霍?”)、鐵幣(王治:“這種錢的名聲差不多和銀元券一樣爛,你們覺得誰會用?”)之後,綜合考慮穿越團隊手上的材料與鑄造工藝,可選項就只剩下了一種:鋼幣。
至此討論基本結束,經投票表決後,貝嚴獲得了一個新的任命,負責爲新發行的鋼幣開發一套可行的經濟與商業體系。
在臨開飯之前,向亮收取了大家的工作報告與書信禮物——系統安排的與現代社會的通話就在這幾日,他需要代爲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