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不消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親的練功房猶如銅牆鐵壁,光是外圍的大門就足足有一尺厚,就算是現代化的武器也無法攻進去,隔音效果自然極好。沒想到剛纔自己在房間中發牢騷的聲音都能夠被父親聽到,可見父親的功力又精進了許多。
司徒雄剛剛來到練功房外,大門赫然敞開,他疾步跑了進去,只見父親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見到他進來之後,父親緩緩收功,微微睜開眼睛。
司徒雄見狀,急忙恭敬的詢問道:“父親,大半夜的驚動了您老人家,還請父親大人恕罪。”
像練功房這種跟現代社會脫軌的存在,或許也只有像司徒家族這樣古老的大家族纔會有,當然,並非所有古老的大家族都會修建練功房,只有崇尚修煉武功的大家族纔會有。
司徒家的練功房足足有100多平米,一半位於地下,一半位於地上,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座土山,若非有兩道石門的話,誰都無法想到土山裏面其實另有乾坤。
司徒家族是江州土生土長的大家族,他們家族的主要產業便是醫藥行業,在整個江南一帶,控股了許多大型私人醫院,甚至在許多大型的醫藥公司,也有不少的股份。
華夏武道,自古以來,醫武不分家,會武術的人,多多少少懂一點醫術,簡單的把脈、跌打療傷等都是可以做到的,而很多自古修習醫術的人,往往也可能是一個武功高手,這也是由古代的民情所決定的。
古時候,尤其是古武時代,社會生產力低下,民衆尚武,受傷成了家常便飯,就不得不逼着習武者既要關注跌打損傷的救治之法,也要重視經脈氣血的運行之道,久而久之,便達到了“武達而醫明”的境界。
而那個時候醫藥不普及,生病的老百姓很多,且分佈疏散,由於交通不便,所以行醫者若是會武術,有一副好體魄,不但能大大的縮短救人的時間,也是治病救人的基礎。尤其對待急救和骨傷,會武功的醫者往往能有妙手回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