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蘇以珩來說,家裏不平靜,一方面是自己和妻子之間的嫌隙,另一方面是那個不安分的妹妹,而他的京通公司,這些年的生意也是越來越難做了。
京通公司涉獵範圍很廣,除了賺錢,京通更是作爲一家戴着民企的帽子兼着其他的任務,爲國內的同行開闢新的商路,或者協助外交機構爲國外各地的民企服務,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使命。說到底,京通身上的政治任務比賺錢的任務更重。
在國際鬥爭愈發激烈的狀況下,京通在國外的境遇也和所有的中國企業一樣,面臨着各種壓力。但是京通出海早,在各個重點國家都有自己的關係網,就算是出了事,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去協調處理。而這些關係網,也是爲國內其他企業提供幫助的。可以說,京通是在前面蹚路的。
陸以凜婚前就是作爲蘇以珩最親密的副手在京通工作,她和蘇以珩一樣,大學畢業後就從最基層幹起,隱姓埋名,一步步走上來。畢竟,“陸”這個姓氏在京通還是很敏感的,哪怕蘇以珩自己不姓陸了。這次陸以凜重返京通,是曾泉的建議,曾泉對蘇以珩說,就眼下這樣紛繁複雜的局勢,蘇以珩作爲京通的掌控者,必須給自己做一個備份。而陸以凜,就是那個備份。至於這個備份能不能啓用,什麼時候啓用,是個未知數。但是作爲蘇以珩來說,他也是深刻贊同曾泉的這個建議的。爲了京通的未來,爲了陸家的未來,他必須培養另一個姓陸的人出來,而所有姓陸的人裏,陸以凜是最有希望的那個人選。陸以凜的名字就證明了這一點。
在陸家,“以”字不是誰都可以用的,只有一家人都認爲的可以託付的那個人可以用這個字。“以”脫胎於“弘毅”的“毅”,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但是毅太過複雜,放在名字中間不夠好,就改成了同音字“以”。第一個改名的就是蘇以珩的父親陸允南,在他接管京通兩年後就改成了“陸以南”,但是後來又因爲私德問題被改回去了。第二個就是蘇以珩。蘇以珩的情況特殊,他是自小被當做陸家的接班人來培養的,七歲時就直接改成了“陸以珩”。直到後來他隨着母親改嫁,改成了母姓。而陸以凜則是除了蘇以珩之外,第二個可以被寄予厚望的。相比之下,蘇以珩同父異母的弟弟陸於同就差多了,連取名上都不是一個待遇。爲此,蘇以珩的繼母鞠麗英還跟陸允南鬧過好幾年,說“這是陸家瞧不起我兒子”。剛開始陸允南還能解釋,畢竟蘇以珩年紀大,而且已經表現出了繼承人的能力,而陸於同年紀小,和蘇以珩沒法比。也是爲了安撫妻子,陸允南給小兒子取名“於同”,取了一個和“以”字發音很接近的“於”字。妻子也就安靜了幾年,直到陸以凜被改名後,陸於同母親鞠麗英就再也不忍了,“憑什麼一個丫頭片子都能用那個字,我兒子就不行?”爲此又繼續鬧。可惜完全沒用,陸允南去世,蘇以珩完全成爲了陸家的掌家人,鞠麗英自知在蘇以珩面前沒有一點份量,便只好放棄。可是,雖然不再鬧了,鞠麗英卻一點都沒有給陸以凜一家人好臉。陸以凜嫁給青梅竹馬的丈夫,就被鞠麗英——蘇以珩很清楚,繼母鬧的不是那個名字,而是那個名字背後的意義,以及在族中的地位。在陸以凜改名後,很明顯她在家裏的地位變得重要了很多。而陸於同,蘇以珩念及是自己的同父異母弟弟,而且,父親又是意外去世,只留下他們兄弟,還是要互相幫助的,就算陸於同不能參與京通的工作,可是蘇以珩也是在盡力幫助這個弟弟。好在陸於同比母親鞠麗英要好很多,從來都不和哥哥爭什麼,反倒是把哥哥當做自己的人生偶像追逐。
羅文因特意打電話過來,蘇以珩也大致能猜到會是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