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小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現有的正式經濟關係和法律關係並不全部承認並保護他們這種事實上的權利。與此同時,市場化過程使企業經營者損害法律上的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如職工)的利益,有了比計劃經濟時期大得多的空間,從在職消費到轉移資產都可能發生。於是,合理的不承認,非法的管不住,經營者行爲陷入了矛盾、扭曲的狀態,確實有人完全是“喫”、“挖”公有制,也有人是“正路”不通而走“邪路”的。公有制的所有權可能落不到實處,經營者作爲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從來都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既有制度不承認、不保護它,它就會以與既有制度相沖突的方式表現出來。
近年來一些知名企業家“出事”,以及普遍存在的“窮廟富和尚”現象,僅僅用個人品質顯然是無法解釋的。無論如何,我們面臨着一個能否創造出有利於企業家穩定、長期發展的制度環境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我清泉第一個面臨,在全國已經有了許多個先例了,所以就這個問題,咱們清泉的改組改革就必須進行,而且要堅決徹底的進行。紡織廠和冶金廠年年虧損,而且一年勝過一年,長久下去不說對清泉的發展怎麼樣,就是咱們這些公務員喫什麼都成問題了。
所以大家現在議一下到底要怎麼進行改革改組,我先申明一條,無論什麼方法,都必須做到徹底消除這種情況,如果不能讓紡織廠和冶金廠徹底的扭虧爲贏那麼咱們就直接乾脆讓這兩家企業破產”劉世光這段時間對這兩家企業做過很詳細的瞭解,也找出了問題的根結,說到底不是王衛國等人怎麼怎麼樣,那只是間接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公有制經濟已經不適應當前的這種市場體制了,所以這種公有制的企業模式必須得換。
當然,按照劉世光自己心裏想的,最好是直接把這兩個企業變賣了,這樣還來的一個乾淨利落。但是說直接變賣這個事情也存在着一些問題,畢竟這兩個廠子是清泉的門臉,弄不好這個問題就大發了,到時候劉世光可帶不起這個帽子,所以他還是很慎重的說話,只是說改革改組。別人他不怕,旁邊還坐着這麼一個虎視眈眈的王衛國呢,天曉得王衛國會不會找準機會捅自己一刀呢?
不過最後這個問題還是如了劉世光的願了,雖然在這個問題上面兩個陣營的人吵個不停,大有點劍拔弩張的味道了。但是說到底還是還是劉世光這邊的人數佔了優勢。王衛國等人的主張是改組,出賣一部分的股權變成公私合營的模式,但是主導模式還是公有制。也就是說經營者依舊還是那些廠長書記之類的人。
劉世光等人是堅決不同意,開玩笑,這麼弄有什麼作用?第一,依舊是換湯不換藥,起的作用只不過是給常理融了一點資罷了,原來是什麼樣子以後還會是什麼樣子。第二,劉世光主導的修路的錢不就沒着落了,劉世光豈會同意?所以劉世光這邊的一夥人是極力反對,劉世光要求的是公有制退出管理者的舞臺,只給自己留一點股權變成幕後的股東,具體的經營政府不能插手。
但是這顯然也損害了王衛國等人的根本利益了,雙方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扯皮不清,本來就是,這個問題本來就不好商量,更不好有個定論出來。這不是一個是與否的問題。最後劉世光一拍桌子,他終於開口說道:“那就直接把這兩個廠賣掉”。
劉世光也是沒有辦法了,第一,他急切的需要錢來修路。現在攤子都架好了,要是沒有錢這問題可就大了。第二,紡織廠和冶金廠已經從內部腐爛了,要想讓這兩個廠起死回生除非破而後立了。第三,這個問題也必須要有個定論,劉世光個人也認爲變賣是最好的方式了。
“劉書記,這說話可是得要負責任的啊?這兩個廠子可不是說賣就可以賣掉的,萬一以後要是出了什麼問題誰來負責?”這時的王衛國等劉世光一說完這句話後便陰陽怪氣地說着,臉上很是陰險。
劉世光本想一拍桌子就說出了事情我負責,可是剛想說底下就被人給踢了一腳,劉世光立即會過來一看,原來是坐在自己下方的張心凌踢的。張心凌一看這劉世光便一個勁的搖着頭。劉世光開始還不明白張心凌到底是在賣什麼藥,後來便立即明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