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師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一把火,燒去了罪惡,點亮了黑夜。
“有效率有成果的會議”走訪。
鄉村的產業資源,原來我也以爲有兩種,但經過實踐之後,發現只有一種。因爲搞農業很難。當然我只是講普遍現象,並不否認個別地方,農業可以做得很好,甚至種出黃金來。即便如此,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即便有以農業爲特色的小鎮,農業附加值帶來的經濟增加值很難提高到能使鄉村現代化的程度,人們會轉行到經濟效益更高的產業和更富裕的地方,所以農業小鎮很難支撐人口聚集和小鎮的持續發展,因爲現代經濟已經不是傳統的農耕經濟。
當農業發展到一定水平,會自動進入到旅遊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就是現代農業的一種形態,農產品本身就可以是旅遊商品。農業是鄉村地區能夠發生旅遊的一種基礎。而且,通過發展旅遊等其他產業,經濟增長了,才能反過來促進和保護農業。
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因爲房地產,大家都覺得小鎮不能搞房地產,但是不搞房地產搞什麼呢?搞別的都很難啊,這是一種慣性。搞“特色小鎮”總得有個出路,搞房地產最現成,而且真有搞成的。
所以,地方政府一定不要熱衷於邀請企業搞特色小鎮,不能簡單化這個事情。企業也一樣,尤其大的企業包括國企也熱衷開拓圈地搞投資,要建多少多少特色小鎮。將來會出現問題,就是按照羅老師說的慣性,這個社會資金的下一環承載體沒有別的,也許只有房地產。而我們過去,在一些城市,在城市郊區,已經出現大量房地產停滯、滯銷、空城,這種情況下,在更偏遠的、鳥不拉屎的地方,還要投入大量基礎設施才能建起來的居住區,更難有消費者去承接它。我們將很可能在過去出現大量鬼城之後,今後出現一批“鬼鎮”。所以,我的結論是:“特色小鎮”最好的可行的模式,就是“田園綜合體”。啊哈!
那您的“田園綜合體”有房地產項目嗎?
田園東方的“田園綜合體”可以有房地產,也可以沒有,這個要看情況。如果市場和成本條件能夠不搞房地產就能做的話最好。羅老師說的慣性,指過去房地產等領域流動的錢沒地方流動,找個叫“特色小鎮”的地方流動,但特色小鎮的房地產也不好搞,就要尋找一個不依賴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的,更有成長空間的領域,選擇一個可持續的新的行業,不破壞環境,不消耗更多土地資源,這就是我們希望在鄉村地區發展的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和度假產業。
這裏涉及責任內化的問題,如果是短期行爲,僅僅搞房地產,不對所開發的項目做長期打算,就不會對鄉村空間的資源環境和持續發展負責任,只考慮短平快的經濟利益,能拿走的利益儘快拿走,遺留的問題由別人承擔。政府和企業都持這種態度,GDP上去了,政績有了,發財的發財,升官的升官,好處留在當下,壞處留給後人,企業和政府對特色小鎮的未來和長期可持續發展不承擔責任,這就是特色小鎮遍地開花存在的風險。
現在做文化創意和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一方面旅遊業的盈利能力在增強,總量在增大,另一方面那些資源導向的、機會型的行業在不斷減少,所以在這個特色小鎮領域都在想辦法抓資源、也在探索更好的盈利模式,但畢竟還是不如房地產順手,或者說現在大家對這個行業的特性還不習慣,這個行業需要的是慢慢來。那誰不習慣呢?企業不習慣,政府也不習慣,金融機構也不習慣。所以,中國經濟現在處於轉型期,需要一個用時間換空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