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師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的樓盤也起名叫“XX小鎮”,但它不構成完整的產業生態,也很難對周邊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田園綜合體”能促進傳統村落以及鄉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難度很大,需要很多財力物力的投入,而且是持續的投入。有的傳統村落會得到政府的修繕資金,但如果缺乏後續的維護經費還是無法保護。所以,很多傳村落就發展旅遊,試圖以此來解決資金的持續性問題。建設“田園綜合體”,則從更廣泛的空間範圍和更多的財力方面,解決保護方式和資金來源問題。
固有的一些傳統民居,是“田園綜合體”本應具有的特色和亮點。“田園綜合體”是發展鄉村和建設鄉村的一種模式,其他人即便不叫“田園綜合體”這種名稱,也會有類似“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它以文化旅遊爲主業,聯結城鄉,促進了城鄉合作與城鄉一體化。所以,“田園綜合體”也是發展全域旅遊的最好載體。
“全域旅遊”強調“全域”,是指旅遊行爲“充滿”某個“區域”,問題是這個“區域”的空間範圍有多大?我認爲,“全域旅遊”的空間範圍至少應該是一個行政村,或整個鄉鎮、整個縣、整個地級市。可以是某個獨立行政區,但更多的可能是“跨行政區”--根據特定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地脈、文脈)來劃定。
如果空間範圍小於一個行政村,那它可能只是一個旅遊項目。一個旅遊項目本身的“全域”性是理所當然的,也就沒必要強調它的“全域”。遊遍整個海淀或整個北京城,可以叫全域旅遊,遊遍整個頤和園則和“全域旅遊”概念無關。
全域旅遊應該基於“全域城鄉規劃設計”,兼顧城、鄉,把城鎮與鄉村當作統一的整體,首先對“點”(包括景點、景區、社區)進行創意美化,再用景觀通道--也就是旅遊“線”路(包括水陸交通),把所有的“點”做有機的、巧妙的聯結組合,並以優質服務和規範化管理進行全“面”的統籌。全域旅遊,就是要讓遊客隨時隨地感受到審美的愉悅--無論是區域內的“城鎮”還是“鄉村”,也無論在“景區”還是“社區”!
做人不必太精明,太會算計的人,往往會失去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