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晨時初刻,送行隊伍已離開王城,準備前往由安平君親選,衛王下詔賜給衛家的墓地。然則送行隊伍剛出王城南門,便被自發前來送行的濮陽百姓攔住了去路。
浩浩蕩蕩的近幾萬人的濮陽百姓可謂全部出動,黑壓壓跪倒在送行隊伍前面,擋住了隊伍的去路。所有送行之人都被濮陽百姓們的舉動感動了,在此之前任誰也沒想到,已故上將軍衛冉在濮陽百姓們的心中竟有如此的地位。一時間衆人無不感動流淚、唏噓不已。
安平君從百官隊伍中快步走到送行隊伍的最前面,登上旁邊的一個小山包,高聲對濮陽百姓喊道:“父老鄉親們,你們對上將軍的一片心意,老夫代王上、代衛家、代百官,謝謝你們了,不過還請大家行個禮後就把道路讓開,咱們不能誤了上將軍下葬的時辰呀!”
安平君的喊聲夾帶着浩然正氣,悠悠地傳遍了整個城南平原,百姓們人人聽得透徹、明白。然片刻過後,卻沒有一個人起身,仍是黑壓壓一片地跪着。
“父老鄉親們,你們爲何長跪不起呀?有什麼事跟老夫講,老夫一定代爲轉告王上!”安平君浩然正氣之聲又喊了起來。
此時,一位看至耄耋的老者,拄着龍頭柺杖,顫巍巍站起,對着安平君說道:“老朽代庶民一問,衛王爲何不許百姓爲上將軍送葬?”
原來,在司禮大臣向衛王上奏國葬的各項事宜之時,衛王連看都沒看就一切照準了。待司禮大臣方欲邁步離開大殿內書房時,衛王又突兀問了一句:“先王國葬時,送行百姓幾多?”
司禮大臣略一回憶說道:“近千人之數!”其實司禮大臣清楚,就是這一千人還是官府強行徵發的,如若不然,恐怕先王國葬連一個自發送行的百姓都不會有。原因無他,先王待民過於薄恩苛刻,民又怎會愛戴之。
今衛王所提百姓送行之事,所擔心者唯恐衛冉之國葬,送行百姓之數超過先王,那王族的面子還往哪裏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