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易永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譬如,日本跟中國每一百年打一次仗,十九世紀打了一仗“日清戰爭”,也就是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也就是“抗日戰爭”。
然後問題問的是,二十一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戰,你認爲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請分析。
很顯然日本人出的題目更具有代表性,雖然題目裏這是在臆想,卻極大的活躍了人的思維空間,整個題目都是活的。
反觀中國的試卷考題,就是讓考生們記住時間,記住賠償,等等。或許兩個國家出題的目的並不一樣,但區別就在於,中國的考生即使一時半會記住了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的時間,可一旦以後不用考試了,誰還會記得這些?
但是,日本的考題卻是開闊思維性的,因爲這模擬的不僅僅是未來的戰爭,也模擬的是人未來的規劃,讓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不是停留在以前,而是往未來去臆測和發展。
雖然說這種方法並不是很先進,但這種思維模式的培養,會讓學生們更加有興趣去學習,而不是枯燥的去記那些死題目,死概念,最後整一個標準答案出來。
很顯然,中國的考試試題,大多數都是如此,即使變活了也活不到哪裏去,依舊停留在過去式,而不是未來式。
所以,蒼龍纔會拿着那份歷史試卷,說這是死題目,死模式,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