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易永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當在大地上凍前,閒賦在家的山裏人都會趁着無風的好天氣,各自上山坳裏踅摸取暖用的柴禾而去收割荊條。砍刀自然要比那鐮刀順手好使的多,但爲了出於某種避諱上的緣故,砍柴人的腰間卻都在背後斜插着一柄開了刃後有着鋒利刀口的鐮刀,再有就是一盤斜跨在肩膀頭上手指般粗細的舊繩子,手裏頭總是愛攥着個曾多次利用過的礦泉水瓶子,凡是上山打柴的人一般情形下都不會空手而歸的。每當傍晚前後天色陰暗下來之前,揹負着用繩索給打成捆後像是一人腰來粗細柴禾的山民便現身在了回村的山間小道上。
對常人來講,身背幾十斤重由一根根如同筷子粗細,一丈來長的荊條捆,要行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可不是件易事。而那些從小就打山裏成長的人們、無論是男女老少個個都算是負重攀巖的能手。山裏人的那雙腳總是在碎石和大小不等高低不齊的岩石臺階上踩踏,並且身上還揹負着相當於自身體重的成捆山柴,這不但要求有很好的平衡感,還要具有超人的體魄和膽量。看似貌不驚人的山裏人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腰勁和腿勁,身上的骨骼更是柔中帶硬,就像是山中那些強勁又柔韌的荊條那樣異常堅韌有餘。
在山村各家院落的空場上都會堆有像房朵大小的取暖燃柴,九班學生剛來牛家廟時,還以爲是那是連片的房山,鬧出了不少笑話來,山裏人都覺得這羣城市裏的娃兒金貴,因爲他們都是細皮嫩肉的,主動幫他們幹活,他們還怕傷到了這些娃兒。
只是學生們都很熱情,熱情的不幹點事他們覺得對不起這些山裏人每天供他們喫穿,所以牛家廟的人即使帶着他們出去,也肯定是撿輕的給他們做。
山裏人造飯取暖用的都是柴,燒火炕就是山裏人的廚房,當他們把漫山遍野的荊條拾倒回家的確要着實費把子力氣,靠山喫山的人除了缺錢用,好在是還有一身的窮力氣。
而此時,左羽他們幾個卻打起了那些柴火的主意,當然他們也知道這些柴禾都是山裏人爲了過冬取暖而備上的,思來想去之後,左羽他們決定和村長去商量。
當村長得知他們的想法後,臉色難看道:“我個人到是沒什麼,就得看其他人怎麼說了。”
“放心吧,村長你只管準備場地,其他人我們來說服。”左羽信誓旦旦,村長只能答應了下來。
於是九班的人又各自來到了他們落宿的人家,一個個去說服他們,隨後整個小山村都忙的熱火朝天,山民們掃雪的掃雪,搬柴禾的搬柴禾,一時間整個山村都熱鬧了起來。
這裏沒有城市的那種喧囂聲,也聽不見過往汽車的喇叭聲,更缺少人來人往人聲鼎沸的動靜,獨有的那份寧靜氣氛,讓人就連火炕裏荊條在燃燒時噼啪作響的聲音都聽得是一清二楚。在天覆一天的日升月落中,遠離塵世的山裏人家已然過慣了這種平靜似得冬季生活,在看似清閒寡淡中的人們卻可以盡情地放縱着呼吸,在凜冽的寒風裏溫存和駕馭着欣然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