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易永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極度匱乏相應的技術,所以在稀土礦開採中,管理極爲放鬆,很多大型的原礦,都是中外合資共同進行開採,因爲中國沒有技術,所以導致中國稀土大量的流失,在國際市場上被賤賣,而最可氣的是,中國身爲稀土儲備第一大國,賣了這麼稀土出去,居然沒有國際市場的定價權。
也就是說,人家收你多少,就是多少,你賣也得賣,不賣也得賣。
雖然這些年裏,國家對稀土的管控越來越嚴格,甚至很多礦藏都被儲備起來,不在進行開發,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地方政府要政績,上面要GDP,於是很多新發現的稀土礦,根本就不上報,直接進行開採,中國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地方,有時候人情關係,大於明文規定的法律條文。
國家探明的的儲備不能開採,也做不得假,可還沒探明的總可以了吧?雖然有規定,可只要打通了關係,什麼規定都是狗屁。
這在中國的礦業行當裏,幾乎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尤其是煤礦業,很多都是官商合資共同開發,誰都知道只要上面有人,基本上沒有會管你,加上管理散漫,沒有很重的量刑,於是本屬於全中國人的財富,最後卻進入了私人的腰包,於是就出現了無數的暴發戶。
三井礦業是日本三井財團旗下的子公司,專門負責在全球進行礦物質勘探,而三井礦業的運行模式也非常簡單,專門在那些落後貧窮的國家裏勘探,一旦探明,直接與這個國家商談合作事宜,因爲他們有絕對的技術,加上日本人本就有錢,多數國家都會在貧窮的時候,進行毫無實際價值的合作。
就和中國一樣,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技術都很匱乏,所以三井礦業在中國有不少這樣的合資項目,他們出技術開採,開採出來的原礦,由他們進行加工銷售,扣除了本身的加工運輸費用之後,進行三七分成,或者更具利益化的分成。
雖然日本人只佔據少數,但這少數也絕對不是什麼賠本的買賣,連中國都如此,更別說一些極爲貧窮的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