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子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來這兩個傢伙真的是地球上竹鼠的祖先了,它們保持了同樣的生活習性。”看到這令人驚訝的一幕,牛大力喃喃自語道。原來,牛大力在非洲探險的時候,就發現了竹鼠這樣的特性。那就是當陌生的公竹鼠進入帶幼仔的母舍時,雖然母竹鼠開始會竭力反抗。但是當公竹鼠將幼仔咬死後,母竹鼠就會屈服,從而和公竹鼠同居。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母竹鼠的這個習性並沒有什麼過錯。但是作爲人類,未免會將竹鼠妖魔化。在非洲和東南亞,就有不少土著人對竹鼠這種生物深惡痛絕。其實在牛大力看來,母竹鼠的行爲只是天性,是無可指摘的。
兩隻竹鼠在一番交流之後,似乎是訂下了終身,它們一前一後就要向洞穴中鑽去。
牛大力見時機已經成熟,對小花輕輕招了招手,貓着身子緩緩向前靠近。一步、兩步、三步……只要再前進十米左右,牛大力就有把握在對手反應過來之前,攻擊到其中一隻了。
可就在這時,兩隻竹鼠的身後突然傳來了一陣“嘶嘶~~”的聲音。牛大力嚇了一跳,連忙伏低了身子,試圖將自己和小花隱藏起來。
幸運的是,那“嘶嘶”的聲音吸引了兩隻竹鼠全部的注意力,使得它們漏過了離得更近的牛大力和小花。
牛大力透過瞄準鏡向前望去,只見一隻五米多長,直徑超過二十公分的灰不溜秋的蛇正快速向兩隻竹鼠游來。這條蛇的尾部不時擺動着,上面有一串環狀物,這些環狀物就像一串乾燥的中空串珠。在這條蛇搖晃尾吧的時候,這些響環互相摩擦震動空器發出“嘶嘶”的聲響,這就是剛剛牛大力所聽到的聲音的由來。
“白堊紀就有響尾蛇了嗎?”牛大力看着對峙着的竹鼠和蛇,暗自好奇道。
對牛大力來說,響尾蛇這種生物是非常熟悉的了。無論是北美洲最常見的木紋響尾蛇,還是生活在美國西部幾個州的草原響尾蛇,甚至是極爲罕見的菱斑響尾蛇,他都曾經遇到過。但是,沒有一條響尾蛇有眼前這傢伙這麼大的。這讓牛大力喫驚不小。
牛大力小心地拔出了瑞士軍刀,狙擊槍雖然準頭可觀,威力也不小。但是要想對付眼前這條巨蛇,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牛大力很清楚,蛇的身上除了眼睛和心臟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