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代科舉以八股取士,考生的書寫自然分外重要,柳賀前世去逛過江南貢院,不誇張地說,那裏展出的試卷和印刷出的沒有任何區別,以他現在的字,恐怕縣試這一關都過不去。
柳賀性格里有一份執拗,他既然認定了要做一件事,就會努力做好,每日讀書默字時,他也在琢磨着把字寫好。
明代科舉多用臺閣體,要求字體方正平和,重在規範美觀,明初臺閣體興盛於永樂時,“二沈”中的沈度、沈粲就是靠着一手好字被器重,仁宗時三楊輔政,臺閣體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發揚。
柳賀沒有一上手就奔着印刷體的目標去,柳信藏着的幾本古帖被他扒了出來,有歐陽詢的拓本,也有王羲之的行書,柳賀一日臨摹上幾十頁,開寫時,他目光專注,眼中只有書和筆,剛寫毛筆時,他手上勁不夠,寫出來的字彷彿飄在紙上一般,練了幾日之後,勁是有了,字卻還是不夠好看。
但柳賀也清楚,這種事急是急不來的。
柳賀習字的途中,紀娘子送來一碗茶,之後便將門掩好,輕手輕腳地關上門。
柳賀一張古帖臨摹完了,將一碗茶飲盡,待到中午時,紀娘子已經將飯燒好,母子二人一邊喫飯一邊閒聊,飯後,柳賀依舊拉着他娘在家前屋後閒逛,紀娘子平日出門不多,可既然兒子拉着,她也都照做,一日日走下來,母子二人看着都比柳賀剛穿來時紅潤了一些。
“賀哥兒,爲娘蒸了糕,你可要喫些?”
“要。”
柳賀收好書,拉開長凳,撩開簾子進了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