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柳賀家裏也有兩本,都是柳信留下來的,其中一本叫《義則集》,請了王慎中作序。
柳信鋪平紙,洗乾淨手,之後便深吸一口氣,蘸墨提筆,開始抄時文集上的第一篇文章,題目是——“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這也是《論語·爲政》中的一句,這篇文章是孔子評價弟子顏回,說我和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意見,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偷偷考察他私下裏的言行,他對我講述的內容也有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
文章是這麼寫的——“聖人與大賢之悟……”強調了學以心悟,而不以言求,顏子之自得者深矣。
柳賀寫之前已將文章讀了一遍,再下筆時,他身心俱是集中,力氣也集中到了手腕,相比最開始練字時,柳賀的字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給人抄書他卻更用心了一些,畢竟這是生意,他還想收到賣家的好評,把尾款拿到手呢。
寫下第一段時,柳賀心中還有擔憂,怕墨點沾了竹紙,或是哪一筆被自己一不小心寫歪了,可真正進入狀態之後,此刻萬籟之中彷彿只餘他一人,蛙鳴蟲鳴聲俱是不見,就連風吹打窗戶的聲音也不在他耳中。
他眼中有筆,心中有文,下筆自然如有神助。
這是第一篇文章,第二篇文章則出自《孟子·梁惠王》篇,討論的是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一句,這是截取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後其君者”,講的是孟子勸梁惠王做一個仁君的事。
柳賀眼下雖還未開始制藝,可憑他讀起來的感覺,他也覺得這幾篇時文作得不錯。
當然,他的任務主要是抄寫,而不是評判一篇文章寫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