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紫清道:“敝人又要離開這裏了,請師弟好好修煉,如到了上清仙門中,就到上清紫清玉府裏來尋敝人,敝人等候師弟的到來。”
張玄楚道:“多謝師兄,紫旭恭送師兄。”話剛說完,只見紫清真人足下生彩雲,與那些衆龍女一同直向天空飛行而去。那蜘蛛見人飛走,也跪下扣頭拜別。
這些精靈看到這些,都驚喜若狂,拜別大仙后,紛紛攘攘過來與這蜘蛛人行禮,然後那個小精靈女孩又來到張玄楚身邊問道:“大哥哥,什麼是真人啊?”
張玄楚笑道:“真人嘛,就是把自己的身體修煉純真,脫離萬濁根源,成就真身之道的人,真體真骨,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其光,與真仙比例,不過真人也有三六九等的,說之不盡呢,與天尊等同。
記得我看過這樣的記錄,講述真人和太初真人,他們唯大之根.專氣一志,萬物以存.退不見其後,進不睹其先,發西北而造制,啓東南以爲門.微道德以久娛樂,跨天地而處優尊.夫天地然成吾體也.是以不避物而處,所賭則寧;不以物爲累,所逌則成.彷徉是以舒其意,浮騰足以逞其情.故至人無宅,天地爲客;至人無主,天地爲所;至人無事,天地爲故.無是非之別,無善惡之異.故天下被其澤,而萬物所以熾也.若夫惡彼而好我,自是而非人,忿激以爭求,貴志而賤身,伊禽生而獸死,尚何顯而獲榮?悲夫!子之用心也!薄安利以忘生,要求名以喪體,誠與彼其無詭,何枯槁而逌死?子之所好,何足言哉?吾將去子矣.”
在《太上經》中有說:“混茫之氣,變化爲真人,與時翱翔,有名無濁體,體化真氣真身。”
又有《洞元自然經訣》說曰:道言:真人者,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於自然,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說曰:天尊說:道性無隱無顯,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現在,非未來,非過去;非因所作,非緣所生。是故名常。道性即是天尊,天尊即是真人。真人是常,道性是常。一切有爲之法,皆是無常。虛空無爲,是故爲常。虛空者,即是道性;道性者,即是天尊;天尊者,即是無爲;無爲者,即是常樂。
道性、天尊、真人、無爲、虛空等等,都是同體異名的概念。這是道家思想對天尊問題探討的深入。
道家雲:「心不離田,手不離宅。」又云:「真人之心,若珠在淵。衆人之心,若瓢在水。」行無爲自然之道,以成後天之功,性了而命亦全,便爲無漏真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