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陰陽水火之間此消彼長變化於體內,這些變化產生的廢氣廢物通過七竅向外發泄,體內真氣時刻燻蒸五臟百骸,使得外界氣候的冷熱變化對身體毫無影響,真氣不停的流轉營衛全身,身體機能活力盎然,永無衰老,就是達到了所說的神仙之道了。
蛇變成烏龜,鳥雀變成蛤蚌。蛇忽然間忘卻了自己原來身體蜿蜒曲折狀態,得到現在的身體行動緩慢,走路搖擺;鳥雀忽然間沒有了飛翔和鳴叫的本能狀態,換成了帶甲殼的形體。即使刀削斧砍也不能增加其功能,用墨繩規尺也無法決定它的身體形狀,這個變化是相當的快。
況且應當是空的狀態的團塊,我們卻只見到團塊的形狀而看不見空在哪裏,爲了見到空而把團塊粉碎了以後,雖然見到了空又但不見團塊了。物體的外形並沒有妨礙空的存在,而人們卻自己妨礙了自己對空的感受,物體在與空的轉換中毫無滯塞,而人們卻在理解物體與空的轉換中自己滯塞了自己。這是多麼可悲的啊。
張玄楚看着書,忘記了其它的所有,也忘記了時日,身體會發光,哪怕到了夜晚,此地也亮如白晝。唯有萬壽山裏所有仙人不時來來回回,來到此地的仙者,也是非同一般,小仙玄仙只能在山下衆多道觀之中修煉。
老楓會化爲羽人,如雙生國下方的珍珠樹上的羽蝶之人,像小精靈,實爲樹的精氣所化。但朽麥也會化爲蝴蝶,自無情而之有情也。
古有賢女化爲貞石,山蚯化爲百合,自有情而之無情也。
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虛無所不至,神無所不通,氣無所不同,形無所不類。孰爲彼,孰爲我?孰爲有識,孰爲無識?萬物,本爲一物也;萬神,本爲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張玄楚想道:說的什麼意思呢,不難解答!
他說古老的楓樹會變成了身有羽毛的飛仙,腐朽的麥子變成了蝴蝶,這是由沒有靈智和情感的轉變爲有靈智和情感的。賢良女子變成石頭,蚯蚓變成百合,這是由有靈智和情感的轉變爲沒有靈智和情感的。因此,無論土壤、樹木、金屬、石頭,都有性情精魄。任何地方都有虛無的存在,虛無中產生的精神和意識,萬物都是相通的,精神和意識中產生的孕育每個個體的元氣也都是相同的,世界萬物每個個體的形狀在孕育初期也都是類似的。哪個是它,哪個是我?哪個爲有靈智的,哪個爲沒有靈智的?萬物就是一物,萬神就是一神,這就是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