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齊民要術》與魏徵 (第1/5頁)
想暴富的努力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朝的啓蒙讀物一般是《千字文》,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成押韻對仗的文字,每四個字一行,主要內容包含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
像李承乾這樣的四歲小孩,能念《千字文》就不錯了,他竟然說自己看過了《齊民要術》,李元吉拍着大腿大笑,“承乾小兒,乳臭未乾,《齊民要術》是什麼啊?我怎麼沒有看過,不是你瞎編的名字吧。”
《齊民要術》形成於唐之前的幾十年前,是農學家賈思勰所着的一部綜合性農學着作,是中國農學第一次形成精耕細作的完整的結構體系,它高度概括了農業耕種的精湛技藝,使農業有了更深的發展。
後世農史學家把這本書奉爲圭臬,李承乾在現代認真研讀過,但是他忘記了這個時代好像看過的人不多。
李承乾眼珠轉了一下,立刻就想通了爲什麼這羣人沒有看過的原因,大概有四點。
一是這本書成書距離唐朝也就幾十年,書籍的推廣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尤其是這類書籍,本來貴族中人也不怎麼看。
二是這幾十年都在打仗,亂世中自己種的糧食大多數自己都不能收到,對提高農作物產量也沒有啥興趣了,統治者對推廣農作物種植方式就更沒興趣。
三是畢竟貴族都去打仗爭地盤了,沒空普及農書,而窮人也不認識字,不可能自己讀自己學。
最後一個原因就比較扎心了,農學一直混不到上流社會。雖然每個朝代戶部都很重要,但是還真沒有幾個戶部官員是因爲個人是種地出類拔萃而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