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對,這書很熟悉啊!”
林立定神之後,卻覺得這本名爲《醫林改錯》的書很是熟悉。但一時間卻想不到其來源,只能向畢寒求教:“畢寒哥,你看看這本名爲《醫林改錯》的清乾隆古籍,是不是到現在還有流傳記載的。”
“你等等!”
畢寒的準備顯然很充分,馬上拿出一個掌上電腦,即時查閱了大量信息後就有了答案:“《醫林改錯》的作者是清乾隆名醫王清任的傑作。他是第一位對傳統醫學體系提出嚴厲糾正的中國醫生,並被清末西醫德貞譽爲:近代中國解剖家。”
“解剖家!古代的解剖家!”
林立可是知道在封建社會搞解剖可是多麼“大逆不道”的事情,按照古人強烈的“人死爲大”和“入土爲安”的理念,別說是進行解剖研究了,即使提起來也會遭人抗議詆譭,甚至毆打虐待。
“我想起來了。”
被資料的提醒,畢寒也想起以前閱讀過的一個資料故事,連忙說道:“《醫林改錯》是一部幾百年來令醫學界爭論不休的書。書中主要闡述了兩各方面的觀點。其一便是‘改錯’,王清任認爲,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兒童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製了大量的臟腑圖。他認爲前世許多醫書的講法不正確,須改正,故書名便爲《醫林改錯》;另一主要內容主要表明了他對人體氣血的一個特殊的認識。他認爲氣與血皆爲人體生命的源泉,但同時也是致病因素。不論外感內傷,對於人體的損傷,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氣有虛實:實爲邪實,虛爲正虛;血有虧瘀,虧爲失血,瘀爲阻滯。他認爲瘀血是由於正氣虛,推動無力造成的,故血瘀證皆屬虛中夾實。故而他倡導‘補氣活血’和‘逐瘀活血’兩大法則,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說’理論。”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