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刀和盾牌列陣與前,槍兵其後,銃兵穿插其間。”
朱祁鈺這才知道,軍一百,光火銃就佔了四十把,大明的火器佔了將近四成。
于謙繼續說道:“遇到敵人是,盾牌在最前方,五刀手居左,五刀手居右,前銃手十一人放槍,中銃手十一人轉槍,後銃手十一人裝藥。”
“隔一人放一槍,先放六槍,剩下五槍,則看敵人進退在判斷是否放槍。”
“前放者,即轉空槍於中,中轉飽槍於前,轉空槍於後,裝藥更迭而放,次第而轉。”
“就是說,前面放了槍的槍,立刻轉於中陣,空槍再轉後陣裝藥。”
“擅動濫放者,隊長誅之;裝藥、轉槍怠慢不如法者,隊副誅之。如此則槍不絕聲,對無堅陣,皆可破。”
于謙說的麻煩,但是朱祁鈺看着校場內的人在不停的訓練,卻是看的個明白,這種放槍的手法,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段擊。
前陣放槍、中陣傳遞、後陣填裝,速度不可謂不快,槍聲不絕於耳。
“很是厲害。”朱祁鈺肯定的點了點頭,站在校場上,聽着把銃歌,看着軍士們三班倒的射擊訓練,還有陣陣的硝煙味在鼻尖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