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樂元年,徵屯田子粒兩千四百三十五萬石,至永樂十年,徵屯田子粒僅有九百一十二萬石了。”
“至今又四十載,楊王可知,現在屯田子粒,只有多少?”于謙想要解釋清楚陛下的政策,就得從大明的一項稅賦開始說起。
屯田子粒,曾經是大明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根由之一。
永樂初年軍屯約有六千多萬畝,但是到了永樂十年,就只有不到三千萬畝了,而且多爲貧瘠之地,年年欠賦。
“多少?”楊洪面色凝重的問道,糧食是大明軍隊戰鬥力保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顛不破的道理。
于謙頗爲感觸的說道:“不足四百萬石,屯田子粒,數年以來,已徒有虛名。”
“某曾在陝西、山西但任巡撫,楊王可知,長安直抵獨石一帶,田連阡陌,耕穫頗豐,某就四處詢問,則皆鎮守、總兵、參將並都指揮等官,佔爲己業。”
“但這不是大頭,縉紳、巨賈侵佔之後,與地方官員勾結,民風彪悍之地,火併連連,春秋糧稅,真的會打起來。”
于謙說完深深的看了一眼楊洪,他爲何要跟楊王單獨說這個問題?
石亨在大同佔山爲王,大肆侵吞軍屯,石亨做了,楊洪就不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