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謙人已經到了宣府,並且已經轉了十七個軍堡,將這些軍堡的種種,說的非常清楚。
裏面有個小細節,那就是秋雨冬雪,山外九州一尺之土皆爲凍土,來年無蝗之虞。
朱祁鈺才知道原來蝗蟲是秋季產卵在土中,秋收之後,深耕翻土,冬日一到,蝗蟲卵都凍死了,來年不會有蝗蟲的災害。
于謙在奏疏中陳述了許多他治蝗的經驗,都是他二十四年來巡查地方,所有的經驗總結。
“翰林院和國子監那幫人整日裏沒事幹,喋喋不休,把於少保之前關於治蝗奏疏,全都整理成冊,日日誦讀,若有一天前往地方任職,治蝗是頭等大事。”朱祁鈺將於謙的奏疏拿在手裏。
治蝗很重要。
于謙在奏疏裏,用了一個詞,叫泣血以聞。
具體來說,于謙在奏疏裏,寫到了一件事,天下蝗旱,至父子相啖者,真禽獸之不若也。
如果有了蝗災,甚至會有父子自相殘殺,只爲喫掉對方的事情發生,那時候人連禽獸都不如了。
蝗災之下,人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