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邊的大工匠說燋炭倒是燒出來了,但是鍊鋼失敗了,溫度太低了,鐵水直接凝固了,現在大工匠們正在琢磨着到底是哪裏出現了問題。”興安頗爲無奈的說道。
大明皇帝的性子有點急切,總是想一口吃個胖子,木炭燒了幾千年,工藝及其成熟。
這燋炭也是個新東西,需要時間去梳理,爐火燒到多旺,煤到底放多少,這都是問題,需要一步步的來。
朱祁鈺點了點頭,他其實也裝了一袋水洗煤回到了郕王府,也曾試着弄,但是總是有點缺陷,具體問題出在哪裏,他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不怕,只要延着這條路走,就是了。
“禮部的胡尚書將匠爵的事,梳理清楚了,等到明年開春就先拿京師工部和兵部軍器監的一些廠試一下,若是可行,則可推而廣之。”成敬侍候在朱祁鈺的旁邊,將禮部的奏疏放在了桌上。
朱祁鈺拿起了胡濙的奏疏看了半天,辦事十分周全,並沒有可以調出毛病的地方。
讓朱祁鈺有些奇怪的是,胡濙這次的奏疏抬頭,用的字眼是奏,而非啓。
原來胡濙上奏疏都是禮部啓,而現在變成了禮部奏,這個變化很奇怪。
之前的奏疏都是禮部啓開頭,突然變成了奏,當然引起了朱祁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