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淵閣正在逐漸實質性的變成大明的內閣,多數以尚書兼任文淵閣學士,皇帝處理政務,皆問政於文淵閣,文淵閣首輔,也正在逐漸成爲大明的宰相。
文淵閣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乃是實權。
而翰林院,則是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爲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等,乃是人才儲備和議政之地。
楊洪怕的就是陛下這臨時起意,把講武堂參謀部變成大明的文淵閣,戰事不同於政事,而且大爲不同,一旦這參謀之事,辦成了宋朝那般在外將領,仍受君命,將從中御,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楊洪旗幟鮮明的反對過文官過分干涉武將在外作戰,曾經以東華門外唱名方爲好男兒之事,上諫陛下,防止再復前宋重文輕武。
大宋那一套是宋太宗皇帝趙光義制定的,將從中御的命令。
具體來說就是太監監軍、廟算部署、發放陣圖。
太監看着,將領必須按着皇帝的命令,廟算算出,何日行軍何處、在何處紮營,面對敵人的時候,又要擺出什麼平戎陣去迎敵,是爲陣圖。
有一次就鬧出了笑話,河流改道,將領不得不將大營,紮在了水中……
大宋就是通過這麼一套制度,徹底實現了重文輕武,大明雖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興文匽武、以文抑武之事,但也只是常規的防備軍隊失去控制,成爲藩鎮的常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