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便是可以解決,那御製銀幣,乃是大明法幣,國家長遠之策,豈可貪圖眼下之利?”
“小了,格局小了。”
這是個技術問題,不是利潤問題,銀的比例再往下,吹不響的銀幣,還怎麼防僞呢?
防僞,也是交換價值的一部分。
孫忠在自己家裏折騰來折騰去,搗鼓不出來,不就是如此原因嗎?
金濂想了想,也應是如此,若是想獲利,其實應該是多搞一點金銀銅錫來,這不是獲利更多嗎?
“臣謹遵聖誨。”金濂趕忙說道。
他是戶部尚書,自然希望太倉裏的銀幣越來越多,大明的銀幣越來越多,他似乎犯了一個歷史慣性的錯誤。
胡濙俯首說道:“陛下,勳臣外戚、諸多王侯也多有問詢,這是不是可以給他們開個檔口,專門兌換銀幣?這寶源局一日就放那麼一點幣,根本不夠用。”
宗人府事在永樂年間逐漸移交了戶部,宗人府的大宗正,其實沒什麼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