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濂看了看賬目,和度支部的大使王祜又聊了許久,才俯首說道:“陛下,臣這裏也可以拿出兩分來。”
這樣一來就是兵仗局一枚銀幣,可得一錢四分,而朱祁鈺的內承運庫只得八分,而太倉也只得八分了。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那這樣,朕給兵仗局一枚奇功牌,每年有提高工藝、縮減流程,卻能保質保量的提高產能的工匠,授予奇功牌一枚,暫定十年吧。”
“但是千萬不可捨本求末,還是得多培養工匠,擴大基數。”
擴產一倍,再建一個兵仗局的分廠,不就好了嗎?
但是大明沒那麼多的銀匠供朱祁鈺霍霍,限制產量的不僅僅是機器。
提高勞動報酬,也是招攬天下銀匠。
李永昌深吸了口氣俯首說道:“臣領旨。”
多給錢、給奇功牌,這是無上的殊榮,足夠那些個工匠,不眠不休的改進工藝了。
林繡和度支部大使王祜互相討論了半天,又算了半天,最後嘆息的說道:“陛下即便是如此,三十年後,至少還欠一千億枚銅錢,大約五千萬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