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鈺手中的硃筆,卻是一個人一生存在的痕跡,身前事和身後名。
駕步司提交的名單爲劉老七的人,他一個改良輅車的“宀”形減震緩衝構件,可以大幅的提高車輛的減震緩衝,減少路面顛簸對車駕、牛車、驢車、推車等物理破壞。
朱祁鈺猶豫了再三,沒有硃批劉老七的名字,而是劃到了頭功牌內。
劉老七的這種改良本身依託於鋼鐵司的鋼鐵質量的提升,而且主要是提高了朱祁鈺那輛五對兒負重輪的輅車,對於普通的車駕,並沒有太好的效果。
畢竟他那輛輅車可不是誰都能置辦的,胡亂置辦,要掉腦袋的。
朱祁鈺用的輅車還是太宗皇帝當年坐的。
燋炭司今年沒有上報名單,朱祁鈺雖然說了可以給四塊,但是燋炭司的所有技術和規則,其實都是當初朱祁鈺和徐四七商量確定下來,燋炭司並沒有來試探。
兵仗局的是一個銀匠大工匠陳有德,此人改良了人力螺旋壓力機,而且提出了一種水力螺旋壓力機的構想,目前還在實驗當中。
朱祁鈺並沒有硃批這個名字,選擇了押後,等待陳有德的水利螺旋壓力機的誕生,再行放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