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你說完了,朕來說兩句。”
“人只要活着,就會消耗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所以必須要保留一部分的資財,用於生活,這就是吳掌院所說的留供資財,留下來供給生活所需的財富。”
“流動資財總是向着留供資財流轉,留供資財最後被消耗。”
“所以,充足的流動資財,可以保證留供資財的充足,那些不正經做買賣,總想着囤貨居奇的商賈,就沒有投機倒把的可能。”
朱祁鈺說到這裏,不由得想起了當初的在上海兩白一黑資財大戰,陳毅陳老總打仗一把好手,搞財經事務,也是打的一衆奸商哭爹喊娘,堪稱轉世范蠡了。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其實討論國家富饒與否,就是判斷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是否充足。”
胡濙點頭對着羣臣補充的說道:“這何嘗不是一種民爲邦本,民安邦固的禮法呢?”
隨時隨地、每時每刻,爲陛下的話作註解,就是禮部的本職工作之一。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我們知道流動資財乃是固定資財產出,那麼增加固定資財,就可以增加流動資財。”
“顯然開疆拓土、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建立官冶、如此種種,都是在增加固定資財,增加產出,增加流動資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