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戶部尚書沈翼,給當年殉難的軍士和百姓們,按大明制喪葬撫卹。”
“也先這一死,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績。”
朱祁鈺一步步的走出了順天府衙,向着講武堂而去,也先的死,只是大明蒸然盛世的一個小小注腳罷了,他的死可以解決很多歷史遺留問題。
比如土木堡天變中,文武臣子和大明軍士等歷史定性問題,大明精銳一戰傾覆,因爲稽戾王指揮失當,導致軍民臣勳貴們,始終死不瞑目,戰敗的恥辱始終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這些家眷的身上。
直到今天,終於能夠畫上一個句號。
而大明重開西域的征程,仍舊堅定不移的向前推動着。
戶部用了最短的時間,優化了勞保局關於勞動報酬保障的條例,對於執行,戶部更是下達了地方諸司不能執法,那就執行地方諸司的行文,大明勞保局風氣爲之一變,相比較勢要豪右的死活,有司諸官並不想去天山放牧,或者去極北之地捕魚。
的確是官不聊生,犯的錯誤不大,才能撈到流放爪哇的待遇,這不是官不聊生是什麼?!
大明三年一科,每次會試,都超過了五千餘舉人蔘加,每一科錄取不到四百人,而這三百餘人,還要在吏部排很久的隊,才能撈到一官半職。
大明一個坑,三個人等,以前還能打點一二,現在不要錢,要門路,更麻煩,有的人等個三年五載,都不是稀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