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禮法?禮法豈是不便之物?
無論正史野史,他們是大明人,也只能是大明人。
朱祁鈺硃批了姚夔的奏疏,他其實也沒料到,八百人的倭人足輕,居然活了六百餘人,他還以爲天高浪急,這些倭人在路上都會消耗掉,既然回來了,爲大明走狗五年,該賞賜一個人的身份。
奇功牌、頭功牌等一應恩賞,決計不會缺少。
唐興帶着舟師範德行開始進城,奉天殿仍有禮儀,街道兩旁有不少的百姓在看熱鬧,雖然朝廷貼了黃榜,彰顯了唐興的功績,但是對於此時的大明京師的百姓而言,其實感覺不是很大。
一如唐興,總覺得陛下給的迎歸儀式和恩賞,太過於恩重了。
看看聖旨裏說的什麼?與天地同垂名不朽,詎不偉歟。
唐興本人,並不清楚自己的功績到底有多大,他覺得自己就是在辦差,他並不知道自己將是大明海事的新篇章,將會在歷史長河中,成爲一塊中流砥柱。
就像當年鄭和只是覺得自己在辦差,並不知道那將是大明、中華海權之絕唱。
唐興捧着聖旨,一步步的走到了承天門內,拾級而上,登丹陛,履大明神器之所在,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