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如松江府男士並非明媒正娶了蘇州女士成婚,只是納妾,那孩子爲蘇州府人,若是要科舉、入學、人丁稽查等等孩子都是蘇州府。
若是蘇州府女士想要把孩子的戶口落在松江府,需要跟松江府男士結婚,三媒六聘有婚書,到松江府戶房將自己的戶籍投靠至松江府,方可把孩子戶口落在松江府內。
在過去,松江府男士爲了多子多福,可以納漂亮的外地女子爲妾室,爲孩子松江府戶籍,現在不行了。
而且這個規定是普適性的,大明所有城池和所有農莊法皆行此例,非婚生子,更確切的說非嫡子,一律隨母親籍貫。
第二個方面,則是關於奴生子的落戶,若是父親是自由人,母親是奴僕,則孩子是奴僕;父親是奴僕,母親是自由人,則孩子是自由人。也是隨母爲賤籍。
此條規定一出,母憑子貴,想都不要想了,子都貴不起來,母親憑什麼貴呢。
“這些個城裏的老爺們,養那麼多的小妾,那鄉野之人,怎麼娶妻?”沈翼開始陳述這條定戶疏的原因。
第一自然是爲了阻止鄉野女子向城中流逝,大明的光棍漢集中在了鄉野,而不是城池,因爲城池有人口虹吸現象,導致城中男女比例,大約在1.5:1的地步,而鄉野的男女比例,大約在3-4:1的地步。
松江府的媒婆們,跟鄉野佃戶們的父母一說,孩子進了城,也算是皆大歡喜。
說是媒婆,其實是人牙子,說是娶親,不過買賣,說是進城,不過是給城裏的老爺玩弄,進了城賣了做童養媳的,賣了做妾的,實在賣不掉就送到青樓裏,反正都是給城裏的老爺玩,怎麼玩不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