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安六年秋, 十三州戶調收繳上歸長安。
未央殿中,劉協與尚書令楊彪、助農曹尚書曹昂一同梳理數目。
“自建安四年改丁稅爲戶調之後,所得財物本就上浮了三成。而去歲吳地分田改制成型, 這一年來的戶調, 竟倍於冀州。”劉協笑道:“這分田改制的好處,想必不用朕再同文先(楊彪字)多說了。”
丁稅改爲戶調之後, 國家財政收入上浮,一來是因爲戰亂結束、在籍的農戶在政策傾斜照拂下增多;二來是因爲戶調按照一戶來收物品, 而不像以前按照人頭收錢, 省去了農民拿糧食布帛去換成錢時的耗用。而吳地自建安五年分田改制,到今年秋, 剛好滿一年。分田改制之後, 吳地原本被各豪強大族所侵佔的勞動力, 都得到了釋放。原本爲佃戶或爲奴僕的, 一年耕作勞碌之後, 半數留給自己喫穿, 半數都給豪強大族拿了去。分田改制之後, 吳地實際上已經不存在“豪強大族”這個勢力, 這部分原本在白冊(雖然登記在冊,但是並不向國家納稅)的百姓,也就進入了戶調體系。所以吳地加上山越之民, 也不及冀州人口半數, 但是所繳納的戶調,卻是冀州的兩倍。如果全國十三州,都像吳地一樣實行了分田改制,那麼可以想象國家的財政能達到現下每年所收的四倍。中央會迅速強盛起來,而地方上的豪強大族就會成爲歷史的煙塵。
楊彪是臺閣中得知皇帝深意的第一批人。當初皇帝剛從吳地回到長安, 就已經對他挑明瞭未來的計劃。楊彪這二年來,一面輔佐皇帝理政,一面心中打鼓。他眼看着皇帝推行助農曹之事,去歲經過一場紛爭後也強行收了鹽鐵爲官營,明知道皇帝走在定好的路上,但內心還是抱了一絲僥倖,希望皇帝能走到半途放緩腳步、甚至於停下來。
但是現在明晃晃的數字擺在眼前,楊彪不是無知少年,他在中樞理政幾十年,深切地明白能將中央稅收翻四倍,對一個皇帝來說是多麼大的誘惑。假若現在有一樁好生意,能讓地方上的豪強大族每年所得翻三倍,他們便殺人放火,無所不敢做了。同樣的道理,放在皇帝身上也是一樣。
皇帝會停下碾壓地方豪強的腳步,只是他楊彪不切實際的幻夢。
一旁皇帝與曹昂又在討論各地助農曹的細務,楊彪心情沉重,很少開口,待到議事結束之後,乘車回府,拖着腳步進了書房,自己在裏面呆了半日,要人傳了兒子楊修來。
楊修當初給父親家法打得下不來牀,因爲當初與長公主劉清之事,險些毀了自己。事發之後,皇帝雖然沒有追究他的責任與錯誤,但是也不便要他在宮中做事了,因此將他外派出去,這一年來作爲督查巡閱了益州、荊州與豫州。楊修如今剛回長安不過兩日,昨日纔去宮中述職。他原本是大族子弟做派,要風雅還要風流。可是自從與長公主劉清事發以來,楊修非但風流不起來,反倒頗有些落魄之感,倒是沖淡了從前幾分輕薄,顯得沉穩些了。
楊修來到書房,就見父親坐在案前、眉頭緊皺,“父親何事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