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走進一茗染坊,院門兩邊都是晾曬的布料,精美的圖案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迷人和美好。布料交叉着疊放,隨風飄動,就像故事裏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場景,溫婉繾綣。看得出來,每一塊布料都是精益求精,有些圖案極具民族特色,有些甚至是現代卡通圖案,既有傳統文化的精妙絕倫,又有年輕人追求時尚的時髦個性。
鬱忻沒有放棄對民族妝造的追求,在周澍的陪同下又去光顧了那個店鋪,此時來到染坊的只有鬱恬和沈闊。與其說是染坊,不如說是個扎染體驗館。一個小姐姐接待了他們,在一側的工作室裏,工作臺上早就擺好了需要的布料和工具。因爲來得比較早,工作室目前只有他們兩個客人。
小姐姐介紹道:“扎染起源於黃河流域,它的製作原理就是用繩子捆住布料,因爲布料在板藍根染料中被捆住了而不能完全上色,故而形成了很多不一樣的圖案。”
“板藍根?”鬱恬不禁出聲問道。
“對,板藍根除了作爲藥物之外,還是純天然的植物染料,顏色鮮豔,永不褪色。”小姐姐繼續說道:“所謂扎染,分扎和染兩部分。扎就是用繩和線對布料進行縫補,扎綴和束縛,多種方式多種組合。染講究的是深淺和時間長短,所以每個成型的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如同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這便是扎染這種工藝的獨特之處,穿成衣出門上街或許會撞衫,但是穿扎染做出來的衣服一定是不一樣的煙火。”
剛剛在院子裏看中了一款扎染披肩,上面是楓葉圖案,鬱恬想把它做出來送給陳女士。於是在小姐姐的幫助下,開始一步一步地現場教學。先用筆在布料上畫出大概的圖形,這個對於有美術功底的鬱恬來說很是得心應手。然後需要用針線對稱地縫出每一片葉子,這個過程鬱恬勉強可以勝任,但還是非常喫力。一旁的沈闊作爲一個大男人,總不好讓他拿起繡花針幫忙,被鬱恬推去另一間成品工作室參觀了。
做完這一切時,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個小時。沈闊走進來看她的成果,也看不出好歹,只能鼓勵安慰一下:“辛苦了。”
“有沒有覺得我有自虐傾向,明明有成品可以買。”鬱恬自嘲地笑道。
“不一樣,你親手做的,阿姨一定喜歡。”
“你做過什麼手工藝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