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長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禎十一年底,定海共和元年末。
在九月初左右的時候,定海共和國將軍府就用上了新紀年,採用共和紀年,取消傳統的崇禎紀年,並且宣佈將軍府改制,定海共和國取消軍政制度,進入了訓政制度,將軍府改組爲總理府,由陳昊擔任首任內閣總理,任命若干內閣大臣,其中包括國防大臣徐望祖中校、外交大臣張顯武、其餘大臣位置暫時空置。
新制度通過之後,總理府的第一件事就是理清全年成果了,首當其衝的就是共和元年全年度國家經濟發展以及財政收入數據。
磕磕絆絆,總理府糾結了民間以及政府一大羣會計和賬房先生,前後打算盤算了足足一個月纔算清楚了各部門提交上來的數據,雖然具體細節上錯漏百出,但總體數據與社會實際數據的誤差應該還是控制在了百分之五以內。
定海共和國在共和國元年的生產總值大約在2000~3200萬兩白銀之間,人均收入57.6兩白銀,財政收入四百二十七萬兩白銀,總體收入之中,商業稅佔據了絕對統治地位,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二的佔比,其餘收入就是農業稅、財產稅之類的稅務。
共和元年整個國家進口了價值五百多萬兩銀子商品,出口商品總額達到了一千四百萬兩白銀,是典型的的出口型經濟,主要的出口市場就是明大陸江南地帶和朝鮮地區,其中佔大頭的江南市場,僅僅江南一地就消耗掉了定海共和國百分之七十多的商品出口份額。
這也讓所有人都在慶幸,幸虧當初沒有聽議會那羣蠢貨,對江南發動戰爭,否則戰端一起誰還能保障江南市場能夠像現在一樣如此消化定海的商品,自己對自己利潤最大的市場開戰,這簡直就是再蠢不過的行爲,英國佬搞二鴉戰爭也是貿易逆差大到了實在沒辦法,搞到最後連販獨都拉不回逆差,反而還把清帝國弄出的國貨當自強搞出了清國人自己的國產鴉片,甚至都還返銷英殖民地市場,這纔不得不發起戰爭。
現在明定之間如此巨大的貿易逆差,按照道理髮動戰爭的應該是明國,而不是賺了大錢的定海共和國,幸虧明國現在風雨飄搖瀕臨亡國,根本顧不上這點事情,否則放在大明稍微穩定一點的時候,指不定就是閉關鎖國防止白銀流出,然後發兵攻打定海這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