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十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感慨了一番湯海秋繼續自己歷史老師的任務,慢慢的把自己知道的古董歷史敘述出來。
中國許多國寶的外傳,除了被侵略者搶走之外,很大一部分是新中國成立以前由文物販子倒賣出去的。
民國時國寶大量外流,除了有一祕密的渠道和成熟的銷售鏈條外,還有一個相當關鍵的人物,他就是盧芹齋。盧芹齋當年是一個十分神祕的人物,系民國時期國際文物販子中的大鱷,民國許多重大盜墓、盜寶活動中出土寶物的流失,都與他有直接關係。湯海秋說道,這盧芹齋的後人也是一直神祕的存在着,這個家族的能量很大,對古董這一圈的影響力很大,你以後很可能會遇見這個家族的人,盧芹齋早年以做金石生意爲主,李世民陵墓前“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便是他與北京古玩商趙鶴舫聯手,捶碎後於1914年裝箱運到國外,以15萬美元賣給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幸好其餘4件石刻被海關扣留,運回西安,不然也被他賣了。現在,這4件原件均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內。
盧芹齋的發跡頗富傳奇色彩,至今是個謎。早年盧芹齋和吳啓周聯合成立了“盧吳古玩公司”,專門向歐美國家倒賣中國珍貴文物。盧芹齋坐鎮巴黎銷貨,吳啓周在國內“摟貨”,吳啓周的外甥葉叔重負責“押運”,坐着飛機來回送貨,聯絡接應。
大英帝國博物館裏很多文物都是蘆芹齋的盧吳公司倒出去的,其數量之大,等級之高非常人可以想像的。至於其文物價值和在市場的價格,根本就是難以估計。
說完這些的時候,葉天龍和湯海秋自然是唏噓不已,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真的發生了很多別人無法想象的事情,那麼多珍貴的文物被人賣出國去,真的是一個悲劇。
“湯哥,有空咱們也去大英博物館和紐約博物館去看看這些國寶吧,好歹這也是咱們的國寶。不看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