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三缺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洪門,起源於清朝初年的天地會,最初是反清復明的一個暴力組織,後來被清政府無情鎮壓,寶島鄭家勢力也投降了清政府,天地會只能改名洪門,逃亡HK,放棄了反清復明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慢慢演變成了純粹的黑道勢力。
龍堂,是南洋華人爲了自保而形成的一個黑道勢力,最初的的確確爲南洋華人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幫助,但二十年前,龍堂發生內訌,無數南洋華人因此遭到殘酷打擊,數千人喪命,更有不知凡幾的南洋華人因爲此事而生活境況急轉直下。從這件事之後,龍堂的性質就變了,不再是南洋華人的保護傘,而是南洋華人的最大敵人,對南洋華人敲骨吸髓,無所不用其極,只爲了增強自己的勢力。
陳一凡看到這裏的時候,對於洪門的印象還好,對於龍堂的觀感就十分差了,他對顧思琪感慨:“真沒想到,龍堂會是這副德行,我還以爲會是什麼堅守華夏傳統的黑道勢力呢,結果竟然是一個殘害同胞的可惡勢力。”
顧思琪道:“華夏人,自古就有內鬥的傳統,而且比起外國人,華夏人顯然要更加了解華夏人,下起手來自然也是更加不留情了,從這方面來說,龍堂倒也的確繼承了部分華夏的傳承,只不過繼承的是本應遭到唾棄那部分糟粕,而不是我們平時一直歌頌的美德罷了。”
陳一凡說:“龍堂一開始也是有點華人互助的意思的,只不過二十年前發生內訌之後就完全變了個模樣而已,看來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對於龍堂的本質有着關鍵的作用,只是這資料太簡單了,沒有這方面的詳細記載。”
二十年前,龍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史密斯給的這份資料可沒有詳細的表述,只是簡單描述了前後的龍堂變化。變化之前的龍堂,掌權的是老一輩的人物,思想上對於華夏還是有極大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變化以後,掌權的變成了少壯派,這些生於南洋長於南洋的年輕一輩,對於華夏只有一個模糊的感念,完全沒有長輩們那種深厚的感情,自然也談不上什麼認同感和歸屬感了。
具體因爲什麼原因,導致龍堂的少壯派和守舊派撕破臉皮,最終少壯派以下克上,成功奪取了龍堂的控制權,由於當年特別行動處的情報能力並沒有覆蓋到南洋,所以根本不清楚內裏的原因。
顧思琪也看完了資料,她猜測說:“書生啊,你說,這些少壯派會不會是受到了南洋那些國家的洗腦,纔會做出這種事情的?”南洋最大的國家,對於華夏,有着莫名的仇恨,其他國家或多或許,也都有排華現象存在。
“這個可能很小,龍堂老一輩不是傻瓜,他們肯定會對下一輩進行必要的教育的,如果是正常的腐化誘惑,不可能整個少壯派都會產生變化,而只有幾個人心生異念的話,還不足以顛覆老一輩在龍堂的統治力。”陳一凡搖頭否定了顧思琪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