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到任何地方都沒有這樣的感覺,此時才知道,真正到那種有厚實底蘊的所在,就會將自己那種淺薄給彰顯無形。家裏此時也沒有其他人,蔣國吉的夫人不知道是有事還是在上班,也不在家裏。晚飯會在家裏喫,肯定也會見着的。
在客廳裏沒有多停留,茶水喝了一口,水果楊秀峯拿着一顆龍眼在手裏,沒有喫。侯祕書長不是第一次到這裏來,顯得放鬆多了。蔣國吉自然能夠看到楊秀峯的緊張,也沒有說,而是將兩人都帶到書房去。在那裏氛圍會有所不同,也要討論一些工作上的問題。
書房在樓上,樓是兩層的那種,踩着木板的樓梯,就有着悠悠彈力的感覺,也只有這些大族人家纔會保留下這種古式建築吧。如果是貧民區或居民區,在京城裏哪還會留下這種地方?早就給開發商或政府瞄着利益而推倒興建起高樓來。對這些,也用不着怎麼去感概,誰會剋制住利益的誘或而將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保存起來?就算張三能夠,下一任領導李四還能夠?語氣將機會留給下一任,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會把握機會,將面前出現的機會都揮霍乾淨。甚至會將以後的機會,都要超前使用了。
在柳市五中當校長期間,楊秀峯就聽說某些學校的校長在任期間將以後二十年的教師所用的粉筆都採購足了,說穿了不外乎就是找這樣的機會來拿回扣,或者將0.5元的價位運作成2元的價位,讓四分之三的錢轉而進入自己腰包裏。
大族大家所在,主要是權力凝聚所在,卻是沒有人敢來窺視的。
雖說是兩層的樓,但樓卻寬敞通透,非常地大氣。裝修不顯得奢華,但處處有着濃重的文化氣息,使得楊秀峯覺得自己總是處在一種心裏發虛感。到書房裏,幾排書架上都是慢慢的書,其間,有不少線裝書,顯然是古傳而至的。
楊秀峯雖說是學中文的,但對中國文化自知了解太少,不敢對書房稍做評說。不論用什麼樣的詞彙,都顯得空泛而無力。看着書房裏的書,楊秀峯覺得自己先前來之前的決定不錯。坐下後,楊秀峯從包裏掏弄出兩本線裝古書來,雙手遞給蔣國吉,說,“省長,這是我之前在家鄉那邊無意中得到的,也分不清是真是假,我想請您鑑別鑑別。”
這是兩本線裝古書,一本是《論語》,一本是《家訓》。也都是古鎮那邊一些鄉間有些財力的家族流傳下來的,蔣國吉知道楊秀峯所說的鑑別是什麼意思,直接說獻給領導,領導也不好奪人所愛。鑑別,則很自然地方在領導手裏,之後,也就好說了。
“秀峯,就不要做這些了。”蔣國吉將書接過去看,“應該是清朝中葉遺留下來的,年代不算久遠,這些從紙質上可以分辨的。你自己留着,也算是一份底蘊吧。”
“老闆,我更習慣用電腦,噼啪地敲打着什麼東西都能夠找得到,再說,自己也精心不下來接觸這些舊書。放在老闆這裏,也免得又有損壞。”楊秀峯說。這書不算很珍貴,可畢竟是古傳留下的,如今要找清朝中期的書,也不是那麼輕易就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