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不老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天,他們喝的很高興,呼號亂叫的,最後一個個東倒西歪、相互攙扶走出飯店的,大蘭子因爲有身孕,沒有喝酒,她是個性情中人,雖然剛開始生氣,聽二癩子一解釋,也就煙消雲散了,在一旁鼓動他們喝,把大家都喝醉了,最後她把帳算了。
果不出所料,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大蘭子家的雞叫第二遍的時候,一輛綠色130開進了杏花溝,直奔河牀而去,車在土路上左右搖晃,揚起一路塵土,車喇叭一路鳴叫,刺耳的叫聲,攪亂了杏花溝的平靜,拿喇叭按的,分明是向杏花溝老百姓挑戰。
車到了河邊,幾個小夥子跳下車,兩個人爬上車廂,從上面卸下一堆東西,留下兩個人,然後揚長而去,他們到了修小橋的工地,大蘭子和二癩子已經等在那裏,車上下來兩個人,一個是高個長臉、一個是矮個圓臉,拿着米尺要去丈量海石、傻子。
“你們不用量,沙子是二十車,海石是二十五車,我這都有底子。我還能說謊?”二癩子說。
二人相互瞅瞅,覺得這兩小堆砂石也沒有多少,就放棄了丈量,走到二癩子跟前,說:“就按你說的,拿錢來吧。”二癩子也沒有打哏,按照說好的價格,把錢給了他們,並索要了收據。
大蘭子組織幾個人,在小溪和靉河的結合部,靠近小溪一旁,挖沙子,篩海石,他們支起了兩個篩子,篩子是用木頭做成一個框子,裏面用粗鐵絲編製成網,篩沙子的網眼細小,海石的有大拇指粗。這是最古老的篩子,以前河邊的人就是用他們把沙子、海石從河牀篩出來,賣給搞建築的人,這是靉河邊村民的一項產業,經濟發展以後,河灘承包給了個人,篩沙子、海石都用機器了,這些工具就閒置起來了。
這兩個篩子,是二癩子從靉河流域的老百姓家,花錢買來的,人家當古董賣給他,兩個花了二百五。那兩個在那搭窩棚的馬仔,把窩棚搭在杏花溝通往河灘的唯一路口上,扼住咽喉要道,他們看到老百姓用篩子篩砂石,覺得好笑,他們都很年輕,沒有趕上用篩子的時代,覺得挺好笑,打電話報告給了劉土匪。劉土匪就說了一句話:“累死這些狗孃養的。”痛恨之情溢於言表。商人有丁點利益也不放過,修道不用他的海石,看到到手的錢掙不到,比挖他的肉還難受。
兩個馬仔不停的忙碌,他們用木頭支起個三角形的骨架,頂上搭上苫布,裏面放兩張鋼絲牀。然後在窩棚側面,砌了個簡易的鍋竈,放上一個小鍋,萬事大吉,窩棚靠近一顆大柳樹,樹蔭移到了窩棚前,兩人人就坐在窩棚前,望着寬闊的河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