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欣和安妮到了東京國立美術館才佩服天野的先見之明。離開館還有四十分鐘,然而等着看畫展的人已經排出去很遠了。兩人連忙小跑着排在隊尾。規規矩矩排隊,是很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可是有時候日本人也過了頭。在東京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兩家相鄰的飯館,A家門前排着一里長的人,而B家卻門可羅雀。雖說A的口碑好些,但是B也不見得差到哪裏去。上星期日和張老師去原宿,看見高中生模樣的長長的一列半大孩子。上去一問,排在隊伍後面的幾個都搖頭說不知有什麼,只是覺得既然有人排隊,先排上再說。
9:3美術館準時開放。林欣和安妮順着人流緩緩地進入美術館的大廳。那幅舉世聞名的名畫前已是烏鴉鴉的一片後腦勺,遮住了女神腳下踏過的屍首。林欣恍惚覺得自己是在和母親逛夫子廟或是在展銷會搶購緊俏商品。
很多家長都領了孩子來,並且很認真地給他們講解畫的背景和人物,看來是做足了功課、有備而來。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很失望地對父親說:“就這麼一張畫(これだけ?!)”,那父親連忙耐心地告訴兒子這幅畫的偉大意義。
出了博物館的大門,安妮嘆息道:“在華盛頓我們有一條街都是美術館,這樣的世界名畫多的是,看三天也看不完。而且都是免費的!”林欣雖然覺得花7日元只看到一張畫,不過畢竟是原作,那色彩和氣魄當然和在書上看到的不同,只是氣氛差了些。
兩人順腳又去了旁邊的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那裏正在舉辦Hermitage Museum 館藏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品展。日本人對於西洋藝術是很崇拜的,有的人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天野就抱怨過,他的母親認爲只有歐洲的藝術纔是藝術。而她所指的歐洲只限於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荷蘭那麼幾個國家而已。老太太每年都要去她的歐洲旅行一次:去各大美術館看展覽,再就是買名牌。
比起剛纔的熱鬧,這裏清靜了許多,可以靜下心來看畫。文藝復興前期的畫,林欣不是非常喜歡,雖然是很精緻的,但是多爲宗教題材,很多有金箔的背景。林欣對《聖經》瞭解很少,弄不明白畫裏的故事。問安妮,她也常常答不上來。
兩人悶悶地看了一會,安妮提議去上野公園走一走。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可以看見早開的櫻花。
公園裏有不少婦帶着孩子在玩耍。
兩人一邊走,一邊留意園中的櫻花樹。可惜,還都是含苞待放。